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是一种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本科由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举办,学院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建立多种就业渠道,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
- 中文名称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
- 外文名称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e
- 简称 财经大学实践本科
- 创办时间 1998年
- 校训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学科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采取"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企业实践+就业创业服务"的双证书人才一体化定向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本科在校生,在校期间课程安排、师资力量及实训场所与统招生是资源共享的。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招生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且高考分数达到本省最低填报志愿分数线的考生;报考艺术类的条件可适当放宽。学校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对于招收的学生,实行登记报名、统一审核、注册入学。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学生自愿修读学历课程,参加国家统一入学考试。修完教学计划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专本科毕业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可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校企合作就业安置服务,学生入学即签《就业推荐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和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引入"嵌入式实训体系"全新理念,将"企业的岗位需求"以"职业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山东财经大学实践本科优势专业推荐:会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
科研成果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设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3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学生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学术论文竞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城市经济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馆藏资源
图书馆藏书389万册,中文现刊2786种,外文现刊420种,另有电子图书262.37万册。馆藏学科覆盖面广,以经、管、文、法、理、工为主要建设领域,并积极向其他学科延伸,尤以经、管学科文献的收藏最为完整。图书馆拥有含SCI在内的数据库30余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
校园环境
山东财经大学校企合作本科坐落于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市

校园文化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克明峻德"与《大学》开篇之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虽语境不同,却是一脉相承,阐明学习的目的首要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彰显美德,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

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词语引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即知事物之本末,强调凡事都要弄个清楚,探个究竟;"致知"即穷事务之终始,强调拥有真正的学问,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儒学的学理根基,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知识之所以增进,是因为去探究了事物的根本;探究了事物的根本,知识自然就增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校训高度展现了立德、治学、做人的精要,集中概括了《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精髓,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克明峻德"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格物致知"作为师生的现实追求,成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作为校训,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统一于完善自身,统一于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统一于服务社会,既主旨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路,又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蕴涵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人文诉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