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居间紫萼香茶菜

2022-06-30 05:04:26 百科资料

多年生草本,别名:山苏子、香茶菜、回花菜、铁棱角。高0.6-1(1.8)米;根木质,粗大,疙瘩状。茎多数,自根茎生出,粗壮,钝四棱形,被疏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以幼苗及嫩叶为蔬菜,是一种颇具开发价值的高胡萝卜素、高纤维素、高钾和钙的芳香蔬菜。

  • 中文名 紫萼香茶菜-居间变种
  • 拉丁学名 Rabdosia forrestii (Diels) Hara var. intermedia C. Y. Wu et H. W. Li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均菱状卵圆形,较大,近膜质,两面略被疏柔毛,叶柄长2.5-3.5厘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先端长渐尖。

  紫萼香茶菜(原变种)

  多年生草本;根木质,粗大,疙瘩状。茎多数,高0.6-1(1.8)米,自根茎生出,粗壮,钝四棱形,被疏柔毛。叶对生,茎下部的较小,中部的最大,向上渐变小而呈苞叶状,中部叶片卵圆形或菱状卵圆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宽楔形下延,除叶基1/3全缘外具圆齿状牙齿,草质,上面榄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均密被疏柔毛,其间散布淡黄色小腺点,侧脉4对,与中肋在两面明显隆起,平行细脉下面明显;叶柄长约5毫米,密被疏柔毛。聚伞花序7-11花,多数组成松散长达30厘米、宽8-9厘米的圆锥花序;苞片卵圆形,叶状,向上渐变小,小苞片匙形,长2-3毫米,被缘毛;总梗长2-3厘米,花梗长2-7毫米,总梗、花梗及序轴均极密被具腺微柔毛。花萼深紫红色,阔钟形,长4-5毫米,外面沿脉被微柔毛,余部有淡黄色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卵圆状披针形,先端具小尖头,果时花萼平伸,十分增大,长7-8毫米,脉纹明显。花冠深蓝、淡蓝、淡紫、粉红及青紫色,外面下方被小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近等大,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上方浅囊状,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6-7毫米,先端具4圆裂,下唇长6-7毫米,舟形。雄蕊4,二强,均下倾于下唇上,内藏。花柱丝状,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8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具紫色斑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500米的杂木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