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球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4米,枝条淡绿色,干后黄褐色,无毛,具不明显的条纹。
核果红色,长13-25毫米,直径7-15毫米;果梗长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7-8月。
- 中文名称 尾球木
- 拉丁学名 Urobotrya latisquama (Gagnep.) Hiepko
- 科 山柚子科,Opiliaceae
- 属 尾球木属,Urobotrya
- 种 尾球木
物种信息
种中文名:尾球木
种拉丁名:Urobotrya latisquama (Gagnep.) Hiepko
科中文名:山柚子科
科拉丁名:Opiliaceae
属中文名:尾球木属
属拉丁名:Urobotrya
国内分布:云南、广西
国外分布:缅甸南部、泰国、老挝、越南
海 拔:200-400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4米,枝条淡绿色,干后黄褐色,无毛,具不明显的条纹。叶无毛,阔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长(7-)11-18(-23)厘米,宽(3-)4-6(-7)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侧脉7-10(-12)对,在两面均稍突起,边全缘;叶柄长1-3毫米,无毛。花序通常单个生于叶腋,亦生于枝条已落叶腋部或主干上,花序轴长7-11厘米,无毛;苞片阔卵形至圆形,顶端骤渐尖,长和宽均为6-7毫米,每个苞片内通常着生3朵花,无小苞片;花梗长3-5毫米;花被片4枚,黄绿色,长3毫米;雄蕊与花被片对生,花丝长4-5毫米,花药椭圆状,长约1毫米;花盘突起呈环状;子房高于花盘部分近圆锥状,长1-1.5毫米,1室。核果红色,长13-25毫米,直径7-15毫米;果梗长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活环境
产于云南(勐腊、金平、富宁),广西(龙州、扶绥);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谷密林或疏林中,喜生于石灰岩山上。缅甸南部、泰国、老挝、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老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