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时刻

《尖峰时刻》是由布莱特.拉特纳执导,成龙、克里斯·塔克主演的喜剧动作片。
影片讲述了李警官和詹姆斯卡特两个搭档营救韩大使的女儿小秀,与军火商钱涛激战的故事。
影片于1998年9月18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尖峰时刻
- 类型 动作
- 外文名 RushHour
- 主演 成龙,克里斯·塔克,汤姆·威尔金森,马克·罗斯顿,肯·?
- 其他名称 火拼时速/巅峰时刻
剧情简介
韩大使驻派美国之前曾主持破获了中涛犯罪集团的走私活动,他因此受到仇家愤恨。在美国,中涛指示手下绑架了韩大使的女儿素洋,并勒索赎金5千万美元。FBI闻讯展开全面调查,韩大使担心美方办事效率,执意要求调派香港的老搭档李督察前来协助。为了阻挠李抢先破案,FBI派出洛杉矶警察局状况不断的问题警探卡特作为李的搭档。卡特作风张扬高调,李则身手不凡、低调谨慎,这对临时组合的东西搭档闹出不少误会和笑话。但随着一次次危机发生,两人渐渐培养出默契。他们的营救行动最终能否成功?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Chief Inspector Lee | 成龙 |
Detective James Carter | 克里斯·塔克 |
Thomas Griffin/Juntao | 汤姆·威尔金森 |
Clive Cod | 克里斯·潘 |
Market Clerk(as Matt Barry) | 马修·巴瑞 |
Juntao's Man | 卢惠光 |
...../Flight Attendant#1 | 伍咏薇 |
Captain William Diel | 菲利浦·贝克·霍尔 |
Juntao's Man | 李忠志 |
职员表
制作人: | Roger Birnbaum、Jonathan Glickman |
---|---|
导演: | 布莱特·拉特纳 |
副导演(助理): | David Cass Jr、James M. Freitag、Eric Oliver |
编剧: | Jim Kouf、Ross LaManna |
摄影: | Adam Greenberg |
配乐: | Ira Hearshen、Lalo Schifrin |
剪辑: | 马克·海尔弗里奇 |
选角导演: | 马修·巴瑞、Nancy Green-Keyes |
艺术指导: | Robb Wilson King |
美术设计: | Thomas Fichter |
服装设计: | Sharen Davis |
视觉特效: | Chuck Comisky、Linda Drake、Kenneth Jones、 |
布景师: | Lance Lombardo |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成龙饰演李警官 香港警察,是全香港唯一能对付犯罪集团头目钱涛的人,在香港行政长官韩的协助下,李警官一举截获钱涛贩卖军火,毒品和文物的5亿多美元赃款。后与卡特合作,在美国一起营救韩大使的女儿 。 |
![]() | 克里斯·塔克饰演詹姆斯卡特 洛杉矶警察,被认为是洛杉矶警察局中最无能的警察,但是他又自视怀才不遇,傲慢的他根本不把香港来的李警官入在眼里,一心想甩掉他,独揽头功。在被李警官救了一命之后,卡特才竟识到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位搭档的实力。他和李警官配合,最终和江涛一伙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安全地救出了小秀。 |
精彩花絮
1、克里斯·塔克在片中的多数对白都由他即兴创作而成。

2、马丁·劳伦斯曾是扮演卡特的最初人选。
3、据导演布莱特·拉特纳称,成龙在本片中第一次没采用英语配音。
4、奥斯卡金像导演波兰斯基在剧中客串一角。原本导演布莱特·拉特纳只是随口说说,但没想到波兰斯基立即答应,结果布莱特·拉特纳连夜改剧本,为大导演度身设计了一个角色。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99 | 第8届 | MTV电影奖-最佳银幕搭档 | 成龙、克里斯·塔克 | 获奖 |
MTV电影奖-最佳电影歌曲 | 杰斯 | 提名 | ||
MTV电影奖-最佳打斗场面 | 成龙、克里斯·塔克 | 提名 | ||
MTV电影奖-最佳喜剧表演 | 克里斯·塔克 | 提名 |
发行信息
上映信息
上映国家 | 上映日期 |
---|---|
美国USA | 1998年9月18日 |
韩国South Korea | 1998年10月3日 |
影片评价
在本片中扮演卡特的克里斯・塔克是好莱坞有名的语言幽默大师,而成龙又是家喻户晓动作幽默大师,因此他们两人之间的对手戏可以说非常有趣,相得益彰。影片中的动作戏和特技戏对成龙的影迷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是整部影片的风格比起以往的成龙电影还是有了不小的变化。因为世界上最好的特技师将一些美国式的精彩特技融进了影片,如影片最后塔克用大广告布将从半空中落下的成龙接住那一段戏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北京晨报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