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尖头蚱蜢

2022-07-11 02:30:41 百科资料

昆虫纲直翅目蝗科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中华蚱蜢A. turrita L. [A. chinensis Westw.],以全虫入药。

  • 中文名 尖头蚱蜢
  • 分布区域 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广东
  • 门 节肢动物门
  • 界 动物界
  • 别名 蚂蚱、老扁担、尖担牙子、小尖头蝗、老扁、挂搭扁

入药部位

  全虫。

性味

  味辛;性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镇惊定搐,止咳平喘,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热嗽,热喘,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惊风,痧胀,冻疮。

用法用量

  5-10只。外用适量,涂敷患处。

采集加工

  夏秋季捕捉,鲜用或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形态特征

  1、稻叶大剑角蝗:

  体细长圆形,雄虫长约5.4cm,雌虫长约9cm,全体绿色,有时呈灰褐色。头圆锥形,颜面尖形,显著倾斜,咀嚼式口器,触角剑形。雌虫前翅的中央具有1列纵行的白色。若虫于成虫近似。卵成块状。

  2、中华蚱蜢:

  体长圆形,长3-4cm,黄绿色或绿色,有时黄褐色,有光泽,头顶有圆形凹窝,颜面中部沟深。复眼灰色,椭圆形,触角丝状,褐色。前胸发达,中部有横缝3条。前翅前缘部分呈绿色,余部褐色,腹黄褐色,雄体腹末端屈曲上。

生长环境

  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蚱蜢产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广东等省。

  ​

尖头蚱蜢 尖头蚱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