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可欺

2014年11月29日,一篇名为《少年不可欺》的文章,火爆微信朋友圈,起因是作者NIKO EDWARDS团队的一个使用气球拍摄地球的创意制作,被优酷土豆和陌陌在伪装合作的情况下剽窃其创意,并且在事后交涉过程中态度恶劣。在优酷、土豆的视频评论中更是掀起了一番对优酷、土豆和陌陌的舆论申讨。
- 中文名称 少年不可欺
- 涉事企业 NIKO EDWARDS、优酷土豆、陌陌
- 涉事原因 拍摄地球的创意制作被剽窃
- 事后交涉 态度恶劣
事件背景
2014年7月下旬,一个名为NIKO EDWARDS的6人新青年艺术团队,开始计划将气球放飞进太空,并利用GPS进行追踪,拍摄地球。
2014年年9月3日,他们成功借助一个追回的气球拍摄到了地球的图像,成功后,NIKO团队将其写成《追气球的熊孩子》,并于2014年9月8日刊登于网络。

2014年10月,NIKO EDWARDS拍摄地球的事情,引起了包括优酷编辑于某以及创意制片王某的关注,称其创意很好,希望进一步联系,在Niko将团队资料发送给对方后,2014年10月10日,优酷制片人王某回复了邮件。王某称优酷正在与陌陌进行品牌合作,计划拍摄5支表现年轻人敢想敢为的创意短片,而NIKO的"疯狂行为"无疑极为契合这个主题。王某称现已在组建制作团队,承诺会给NIKO团队6000元劳务费,并由他们本人出演。
经过邮件协商,NIKO EDWARDS同意与和优酷以及陌陌进行拍摄合作,将"追气球的熊孩子"这一故事制作成创意短片在优酷网以及一线卫视播放,并就拍摄劳务费等细节达成协议。
在后续的邮件联系中,王某以拍摄的名义问及了NIKO团队的设备内容以及制作过程,Niko情况将全部告之,但王某却不断以各种借口,包括资金的批准、拍摄的准备、脚本修改甚至是出国等,来拖延具体的拍摄。其间,NIKO团队曾多次打电话给他,但王某或是不接或是关机。
2014年11月4日,王某发来邮件称,因为资金不足,恐无法去广州(NIKO主团队所在地)执行拍摄,Niko团队表示理解,并结束了合作。
2014年11月底,王某在没有取得团队任何许可的情况下,私自拍摄了名称为《追气球的熊孩子》的陌陌商业广告短片,并通过优酷平台进行了发布。该视频不仅完整抄袭了Niko的文章标题,文案撰写以及故事情节也模仿了前者,甚至还盗用了NIKO团队用气球拍摄的地球照片。这引起NIKO EDWARDS极大不满。Niko的文章当时只得到了5万的阅读量,可这样一支抄袭的视频却在短短72小时获得超百万的点击率。

2014年11月29日,NIKO EDWARDS在其微信公众账号上,通过《少年不可欺》一文,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讲述,并将优酷和陌陌两家公司盗取创意一事进行了曝光,同时提供了一份与优酷王某的通话录音。在提供的通话录音中,优酷王某并不认为其存在盗取创意问题。
NIKO EDWARDS表示,其个人及团队的的利益受到损害,希望青年人能少受到此类的侵害,希望创意能得到尊重与保护,并针对此次事件会寻求法律援助。
紧急处置
2014年11月30日,优酷土豆集团发出官方回应,称支持原创、保护PGC(专业合作内容)权益是其一贯主张,集团在2014年11月29日夜获知此事后已展开专项调查,如所述全部属实将严肃处理。

2014年11月30日,陌陌科技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陌陌已在第一时间在全平台停止对该视频的推广,并安排专人推动优酷与Niko联系调查,直到事件获得妥善解决。
最新进展
优酷回应
在"气球少年"要求优酷撤下视频的声明发布3个小时后,优酷网在官微作出回应表示,已经撤下《追气球的熊孩子》视频,公司将承担所有责任,并对涉事年轻员工批评。
优酷在官方微博中简述了与客户陌陌合作的经过,其中证实曾找NIKO合作,但2014年10月18日,导演从实际执行角度评估后选择放弃与NIKO合作,并于2014年11月4日通知对方不合作的决定。
优酷在追查后承认,视频存在标题与NIKO文章重名、故事脉络与NIKO经历类似、地球图片与NIKO发布照片重合度高的问题。
对于网友关注的侵权的问题,优酷用"在法律范畴内尚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措辞,并称出于原创的保护和尊重方面公开道歉,认为项目负责人在与NIKO沟通中存在草率、拖延,欠缺专业和敬业。
某记者搜索发现,在优酷网上已经无法找到该视频,而其他视频网站上,这段短片仍可点播。
优酷称联系少年未获回复
继优酷网再发声"呼唤少年",称专项负责调查"少年不可欺"维权一事的副总给"气球少年"Niko打电话、发短信未得到回复后,2014年12月1日13时,NIKO 发布简短声明,表示因邮箱私信过多,无法及时查阅,非故意消极处理不接优酷方联系。
对于网上有关航拍地球非该团队原创的质疑,NIKO在声明中回应,他们从未声称首创,认为被剽窃的是他们的故事经过、文案和图片。
少年声明
要求回应
NIKO团队再次要求优酷尽快将事情调查清楚、公开结果,并要求"优酷删掉所有涉及侵权的视频",优酷、陌陌官方及创意制片人王某公开道歉。NIKO明确表示:"我们不接受私下解决"。
对此,优酷网公关部门人员表示,也刚刚看到NIKO的声明,事情有进展将随时对外公布。
诉诸法律
2014年12月3日,针对优酷致歉但不承认侵权的声明,少年不可欺"作者发布微博回应称,优酷的"道歉"无法令其信服,再多声明已无意义,已经决定诉诸法律。
事件影响
2014年11月29日-30日,《少年不可欺》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狂传播,并在新浪微博上产生广泛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