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

《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是一部关于小学语文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案例集,全书分为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包括扣问教学、精彩课堂、同课探究三个部分,详细解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众多问题,《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适合小学语文教师参考学习。
- 书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
- ISBN 9787540842420
- 类别 图书 > 教材教辅 > 教师用书
- 页数 281页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希望能针对现状,消除教师的尴尬,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育智慧、教学实效、自学发展、教学创新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这是我们编写《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的真实意图。
目录
第一部分 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教学
扣问教学
1.拼音教学就应是枯燥与单调的吗
2.常用拼音学习情境有哪些
3.以识字为重点,其他内容与形式的语文训练便可以削弱、忽视吗
4.课堂教学为什么体现不出识字、读书的重点和层次
精彩课堂
《ie、ue、er》教学实录
《zh、ch、sh、r》教学实录
《ang、eng、ying、ong》教学设计
《笋娃娃》教学实录
《识字2》教学实录
《识字4》教学案例
《识字7》教学实录
《姓氏娃娃》教学案例
《妈妈睡了》教学实录
同课探究
两位教师的"a、o、e"教学
第二部分 口语交际教学
扣问教学
1.您创设的交际情境有效吗
2.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性体现了吗
3.学习方式体现交际性了吗
4.口语交际教学怎样做才能以生为本
精彩课堂
自然流淌成童诗--刘晓军老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实录
学会祝贺--刘军老师口语交际课堂实录
一块面包--于永正老师"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代人购物》口语交际教学纪实
我读的一本书--高为老师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师节,老师送给学生的礼物--孙建锋老师口语交际教学实录与思考
情动辞发情满课堂--李星明老师口语交际课《毕业礼物》教学实录
第三部分 阅读教学
扣问教学
1.课堂上,您在乎过学生的感受吗
2.课堂表演价值何在
3.课堂教学,您的行为都有效吗
4.张扬个性不是纵容个性
精彩课堂
读中感悟说中积累演中迁移--《四季》教学实录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
《酸的和甜的》教学实录
指尖上的智慧--薛法根老师《天鹅的故事》教学谈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珍珠鸟》教学实录
《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
《黄河的主人》教学实录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
《观潮》教学实录
同课探究
两位教师的《两小儿辩日》教学
第四部分 写话与习作教学
扣问教学
1.小学语文习作为什么会"失真
2.小学习作教学应有怎样的策略
精彩课堂
低年级写话课堂实录
说说,画画,写写--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作文教学实录
吃西瓜--张化万老师习作教学实录
《摔鸡蛋的学问》教学实录
生活中作文--写回信--徐鹄老师作文指导、讲评
《校园一角》教学实录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习作整合课教案与说明
"包公审案"--指导学生初学评改作文教学实录
习作互评自改教学课例
《小米粒》习作教学实录
《小米粒》习作讲评课
《一件成功的事》习作指导课教学实录
《一件成功的事》习作评改课教学实录
同课探究
李冰霖老师的两个"小伙伴"教学
第五部分 综合性学习教学
扣问教学
1.语文综合性学习姓什么
2.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语文大课程观了吗
精彩课堂
芝麻开门
悠悠黄河情--中高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花"重锦官城》综合实践活动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我的小伙伴》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课设计--从《草船借箭》引开去
《我爱你,汉字》综合性学习
让教坛群星灿烂(代后记)
前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触和接受,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亮丽火花。这种火花是新旧课程理念冲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师渐次接受新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毋庸置疑,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思想完全被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所接纳并转化为行动尚需时日。现行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的。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梳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需要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在大量调研、走访、深入中小学课堂后,我们发现:一线教师虽然对新课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但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理念与行为脱节,是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