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小叶榕

2022-07-10 07:03:18 百科资料

小叶榕属于阳性植物,在《中国植物志》正名为:雅榕 Ficus concinna 和垂叶榕 Ficus benjamina。  小叶榕属于乔木,高15-20米,胸径25-40厘米;树皮深灰色,有皮孔;小枝粗壮,无毛。

叶狭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全缘,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干后灰绿色,基生侧脉短,侧脉4-8对,小脉在表面明显;叶柄短,长约1-2厘米;托叶披针形,无毛,长约1厘米。榕果成对腋生或3-4个簇生于无叶小枝叶腋,球形,直径4-5毫米;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极少数,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片2,披针形,子房斜卵形,花柱侧生,柱头圆形;瘿花相似于雌花,花柱线形而短;榕果无总梗或不超过0.5毫米。花果期3-6月。

  • 中文名 小叶榕
  • 拉丁学名 Ficus microcarpa L. f.
  • 别称 万年青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小叶榕属于阳性植物,在《中国植物志》正名为:雅榕Ficus concinna 和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小叶榕属于乔木,高15-20米,胸径25-40厘米;树皮深灰色,有皮孔;小枝粗壮,无毛。

  叶狭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全缘,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干后灰绿色,基生侧脉短,侧脉4-8对,小脉在表面明显;叶柄短,长约1-2厘米;托叶披针形,无毛,长约1厘米。榕果成对腋生或3-4个簇生于无叶小枝叶腋,球形,直径4-5毫米;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极少数,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片2,披针形,子房斜卵形,花柱侧生,柱头圆形;瘿花相似于雌花,花柱线形而短;榕果无总梗或不超过0.5毫米。花果期3-6月。

生长环境

  小叶榕喜欢温暖、高湿、长日照、土壤肥沃的生长环境,耐瘠、耐风、抗污染、耐剪、易移植、寿命长。

  喜温暖,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耐高温,温度30°以上时也能生长良好;不耐寒,安全的越冬温度为5°。喜明亮的散射光,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不耐强烈阳光暴晒,光照过强时会灼伤叶片而出现黄化、焦叶;也不宜过阴,否则会引起大量落叶。喜湿润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间应充分供给水分, 保持土壤湿润。喜湿润的环境,天晴而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枝叶及四周环境喷水,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小叶榕若长期处于日照不足的环境,会造成树体衰弱,叶片大且稀薄;若长期处于阴处,叶片会变黄脱落,烂根至死。

分布范围

  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和台湾省。通常生于海拔900-1600米密林中或村寨附近。锡金、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各国,马来西亚、 菲律宾、北加里曼丹也有。

  小叶榕原产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因树姿优美和较强的适应性,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和栽培。

  在中国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台地及丘陵地带常与小叶白颜树、 割舌树、胭脂,海南菜豆树等组成半常绿热带季雨林群落景观。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小叶榕入药主要用叶,叶片中含黄酮、三萜类、齐墩果酸、脂肪族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等。制成中药,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抑菌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景观用途

  小叶榕树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园林景观植物,因其是常绿树木,而且具有发达的气生根,绿化茂密,树型美观,枝叶下垂,深受人们喜爱,是南方城乡道路、广场、公园、风景点、庭院的主要绿化树种。

  适合场地

  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但因根系过于发达,易破坏路面,所以不适合成为行道树。

栽培技术

  圃地选择

  选取水源充足、灌溉方便的微酸性砂质土壤,需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土地。将地挖沟作床,翻土深15~25cm,清除杂物,平整土地,施农家肥作基肥。作成宽1.5m高30cm的床畦,两边留好可进行排灌的水沟及步道,床面应中间略高,两边稍低,以便于滤出床内积水。最后耙平耧细床面,并进行灭菌处理。

  插穗选择

  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选择10年生以上生长健壮的母树,在树冠中上部外围剪取2~3年生、直径4~6cm无病虫害的粗壮枝条,修去侧枝、树叶,截成1.8~2m长的插穗。穗条上端修平,用黄泥浆裹住切口并用薄膜包扎,下部削成马耳形切面,要求切面平滑勿撕裂。下切口用生根粉液浸泡,取出稍晾,待药液中的酒精挥发后再扦插。

  扦插技术

  将处理过的插穗及时直立埋入坑底,株行距一般为20cm×20cm,插条基部入土30 ~40cm,枝条露出土面1.5m,填土踏实。扦插完成后,立即浇足定根水,并将插床灌透水。务必使插穗基部与土壤密接,以利于切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管理

  保温保湿

  3月中下旬气温变化较大,如日最高气温达到15℃以上,中午要淋水保湿一次,后期随温度的稳定增高,每天浇水要增至2~3次,以表土不发白为宜。为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可用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除蘖抹芽

  插穗自身营养很丰富,如阳光充足、温度过高,尚未生根就会大量萌发芽、叶。此时,除保留顶芽外,其余一律抹除,以免过多地损耗养分。

  及时追肥

  为满足生长要求,在生根时期,要及时追肥。

  小叶榕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烂皮病以及灰白蚕蛾、榕管蓟马、云斑天牛等。病害可用刮除法刮除腐烂病皮,涂多菌灵等药剂消毒,虫害可喷洒杀螟松、敌百虫或磷胺等药剂处理。

叶枯病

  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使叶尖、叶缘或个部初失绿,后形成淡褐色病斑,边缘具有浅褐色环线,病、健交界部分明。此病由串珠大茎点霉引起。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50%甲基琉菌灵、硫黄悬浮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木虱防治

  小叶榕木虱是小叶榕的主要害虫,危害新梢和叶片,以4-9月份在发新梢时 危害特别严重。会导致榕树枝条干枯,叶片脱落,叶片皱缩甚至脱落,使树木生长受阻,影响观赏价值。小叶榕木虱排泄物还易诱发煤烟病。可对虫害严重的枝条进行修剪,并涂抹白可对榕木虱在榕树之间转移进行适当遏制。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大康乳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氧化乐果乳油进行防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