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趾点

对趾点: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这两点的经度和为180°,纬度数值相同,南北相反。
对趾点,亦有人称为对跖点,为地理学与几何学上的名词。球面上任一点与球心的连线会交球面于另一点,亦即位于球体直径两端的点,这两点互称为对跖点。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的某一地点向地心出发,穿过地心后所抵达的另一端,就是该地点的对跖点。因此,对跖点也可称为地球的相对极。
- 中文名称 对趾点
- 外文名称 Antipodes
- 别名 对跖点
如下图1中A和D为相互对趾的点。
特点:
①关于地心对称,比如上海的对趾点,靠近布伊诺斯艾利斯。
②两者位于不同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上。时差12小时,这里午夜,那边正午;季节恰好相反,这里炎夏,那里寒冬。
③两点之间距离两万公里,等于地球半圆周长。
④两点纬度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对。
⑤两点总是孤立的屹立在两边,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
因为人站在球面上均是头朝天、脚踩地,如果两个人站在地球直径的两端,两人的脚底恰好彼此相对,所以对跖点的英文是由"anti"与"pode"两字所组成,前者有相对、反向的意思,后者则代表脚的意思,从字义上来看便是"脚与脚相对"之意;地球上某位置的对跖点是该位置在地球上距离最远的地方。由于地球的圆周为39,941公里至40,075.02公里(视乎以子午线或赤道圆周计算),因此地球上所有的对跖点之间的距离为12,720公里至12,756公里之间。
由于对跖点分别位于地球的两端,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彼此的寒暑与昼夜刚好相反;此外,就电磁波通信而言,对跖点之间的传递效果通常都较其周边地区好,这就是所谓的"对跖点效果(antipode effect)"。
寻找对跖点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是由经纬度来推算(经度减180度,纬度南北互换),而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一张世界地图上下逆转180度后,放在另一张相同比例的世界地图上,彼此重叠的两个点就是对跖点。因为地球表面有超过百分之七十是海洋,所以在世界上很少有两个城市刚好为相对应的对跖点。
粗略的来说,北京的对跖点是南美洲阿根廷东南沿海内侧的潘帕斯大草原、上海的对跖点在阿根廷附近靠近乌拉圭的萨尔托Salto、台北的对跖点是巴拉圭的亚松森、香港的对跖点是阿根廷的圣萨尔瓦多德胡胡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