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寓公

2022-07-03 06:34:44 百科资料

原指客居在别国、外乡的官僚,贵族,现指官僚、地主、资本家等流亡国外诸侯不臣寓公。出处于《礼记·郊特牲》。

  • 中文名称 寓公
  • 拼音 yù gōng
  • 解释 客居在别国
  • 来源 《礼记·郊特牲》

词语释义

  词目:寓公

  拼音:yù gōng

  基本解释

  [bureacrats or rich people in exile] 原指客居在别国、外乡的官僚,贵族,现指官僚、地主、资本家等流亡国外诸侯不臣寓公。--《礼记·郊特牲》

  详细解释

  古指失其领地而寄居他国的贵族。后凡流亡寄居他乡或别国的官僚、士绅等都称"寓公"。

  《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于是待以寓公之礼,别以他璧及他马赠之。"

  茅盾 《子夜》八:"现在他做'海上寓公'也不能吃死本钱。

基本信息

  "寓公"本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指的是丢失了爵位或丧失了封地的王公贵族,在寄居他乡之后的一种别称。《礼记·郊特牲》中还有"诸侯不臣寓公"的说法。到了近代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当"寓公",就成了某些心志高远的人"隐居"的一个代名词。可是,当大清国倒台之后,"此刻"寓公"的含义,就多少有些"桃花源人"或"无用之人"、"无志之人"的意思了。另外,这时的"寓公",还有"寓居外国租界",当一当"公寓主人"的意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