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荨麻疹

寒性荨麻疹( cold urticaria)是物理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一种荨麻疹,可见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遇冷发生风团,同时可伴有发热、寒颤、头痛、关节痛等;嗜中性白细胞增高,被动转移试验阴性。后者多见于女青年,遇冷后,接触或暴露部位出现风团或斑块状水肿,持续30分钟或数小时,有时进食冷饮可致口腔和喉头水肿,被动转移试验阳性。
- 中文名称 寒性荨麻疹
- 外文名称 cold urticaria
- 性质 物理性荨麻疹
- 年龄 任何年龄
- 症状 发热、寒颤、头痛、关节痛等
疾病介绍
本病特点是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可消失。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
症状表现
1、表现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不同部位出现的瘙痒及风团。皮损可以局限于寒冷条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触寒冷物体的部位,也可泛发,可累及口腔粘膜,甚至表现为头痛,寒战,腹泻以及心动过速等。
2、连续性发病。寒性荨麻疹会形成连续性发病史,即每年的相同季节反复发作。不仅会在皮肤表层出现风团疹样的红肿,严重者还会在内脏中出现风团疹红肿,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3、荨麻疹不会传染的,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荨麻疹剧痒。所以寒性荨麻疹是不会传染的。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
西医对荨麻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 , 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 , 口服激素, 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 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
西医治疗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1. 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久用一种抗组织胺药容易引起耐药性,可另换一种。或交替或合并应用。儿童的耐药性较成人大,因而相对用量也大。
(1) 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安泰乐(羟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组织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2)肾上腺素、氨茶碱能增加肥大细胞内CAMP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荨麻疹或巨大荨麻疹的风团或水肿消退,尤其氨茶碱和抗组织胺药合用或和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对并发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适用。
(3)6-氨基乙酸可用于寒冷性荨麻疹和巨大荨麻疹,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及氯丙嗪可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4) 钙剂可用于急性荨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
2. 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 经常喝维生素C,是能够根治荨麻疹病的有效方法,此方已得到实践验证。
治疗荨麻疹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避免、护理与治疗。
避免: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避免接触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对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品等。
护理:荨麻疹是比较顽固,发作期间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不要抓,不要刺激皮肤,避免压力,多注意锻炼身体,同时需要注意忌口,不要吃辛辣、海鲜等发物。
治疗:传统疗法应用息斯敏、扑尔敏、或仙特敏等抗组胺药,配合口服维生素C,但这种疗法只是暂时控制病情,过后又会复发,就这样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病人的痛苦,只从内治疗,改善过敏体质才能根治。而荨麻疹组合疗法的营养调理有着同样的治疗效果。
食物偏方
1、取酒酿100克,玉米须15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2、用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剂, 连食1周。
3、取去骨鸡肉100克,三七1--1.5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日或隔1--2日服1剂,连服2--3剂。
4、用香莱十余棵。将其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连续用3日,每日1剂。
5、取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1剂,痊愈为止。
6、用浮萍250克,蝉衣5个。水煎服,每日服2次(早晚各1次)。用药3剂即痊愈,不复发。
7、取桐臭蒿子一把,在锅中煮沸约5--10分钟后喝汁,即愈,不复发。
8、用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连续搓擦了10多次即痊愈,不复发。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中医偏方
胡萝卜100克,枸杞子30克,粳米80克,煮粥食之。每日中午晚上各服1次。
用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连续搓擦了10多次即痊愈,不复发。
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共放入砂锅中煮,待醋干后,取出木瓜、生姜食用,分早晚2次吃完,7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可愈。
预防方法
首先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当有冷空气特别是"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外出和突然接触冷水。
其次,平时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肌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要注意皮肤的抗寒锻炼,具体方法是:逐渐地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由热水变为温水洗脸。据专家介绍,这也是皮肤的一种"脱敏疗法",对预防寒冷性荨麻疹有一定效果,但水温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凉的感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第三,寒冷时节要注意皮肤保健,洗澡时勿用碱性强的肥皂,其它浴皂也不要使用过频,以避免皮脂过分丢失。
注意事项
1 少吃海鲜、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2皮炎、湿疹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无规律、睡眠不好、月经异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状,故应注意。
3 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卫生,要经常用温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洁面部皮肤,阻断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时不用油脂性护肤品或化妆品等。
4 月经不正常时,应服用调经的药物。
5 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时应及时治疗。
6 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不宜穿过硬的内衣,以免刺激皮肤。
7 每日进行面部按摩,保持气血流畅。
8 忌用激素类药物外涂。
9 寒冷时节要注意皮肤,洗澡时勿用碱性强的肥皂,其他浴皂也不要使用过频,以免皮脂过分丢失
10 积极参加体育,提高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尤其要注意皮肤的抗寒锻炼,具体方法是:逐渐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由热水洗脸变为温水洗脸,这也是皮肤的一种"脱敏疗法",且简单易行,对预防或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有一定效果,但水温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凉的感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11 最后,一旦患上此症,患者除了及时到正规医院积极治疗外,自己不要强烈抓挠患处,也不要用热水烫洗,并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2 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比较困难,需要从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入手,此外,药物只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只有通过改善过敏体质,才能保证疾病的根除,也有部分患者随着体质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部分寒冷性荨麻疹也有可能因此而自我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