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宾语前置

2022-07-02 00:55:34 百科资料

宾语前置是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是指宾语置于支配它的动词或介词之前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倒装现象。

  • 中文名称 宾语前置
  • 分类 语法现象

动词宾语前置

有标志的宾语前置

  标志词

  例句

  备注

  之为

  《孟子·告子上》:"惟弈秋之为听。"


  是

  《书·益稷》:"惟慢游是好。"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欧阳修苦学》)

  "唯......是......"的格式比较常见,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现在"唯利是图"仍然保留着这个用法。

  焉

  《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之

  《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唐 刘禹锡 《陋室铭》:"何陋之有?"

  现在"何罪之有"仍然保留着这个用法。

  所

  《列子·汤问》:"造父曰:'唯命所从。'"


  于

  《诗·小雅·出车》:"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云

  《诗·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来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予来塈。"


  实

  《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斯

  《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无标记的宾语前置

  宾语是代词的否定句中

  古汉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可以放在动词之前,现代汉语的"时不我待"仍然保留着这种用法。

  也有不放在前面的,如"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李朝威《柳毅传》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未之有也《张衡传》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疑问句中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韩愈《祭十二郎文》

  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 《柳毅传》

  无情郎安在 李朝威《柳毅传》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北朝民歌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王嘉《拾遗记》

介词宾语前置

简介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韩生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韩生面向南坐。"

举例

  《岳阳楼记》:"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在英语中

  一般来说,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的,但也存在宾语前置的情况。宾语前置时,用来表示强调。例如下面两个句型:

  exp1:It is ......that ......

  前置宾语:It is you that I love.

  正常语序:I love you.

  exp2:What ......

  前置宾语:What a beautiful woman she looks like!

  正常语序:She looks like a beatuiful woman .

  不仅是文言文和英语,现代汉语也有一些宾语前置现象。

  比如:饭吃完了。

  啤酒喝完了。

  玛丽汉字写得很好。

  惨象,我已目不忍视了;流言,我亦耳不忍闻。

  当然有人认为这是现代汉语的语义被动形式,当然也可被认为是宾语前置。这是一个有待语言学研究的问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