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旰图治
2022-07-10 18:45:18 百科资料

宵旰图治,汉语成语,拼音是 xiāo gàn tú zhì,意思是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出自《明史·罗侨传》。
- 中文名称 宵旰图治
- 出处 《明史·罗侨传》
- 拼音 xiāo gàn tú zhì
- 注音 ㄒㄧㄠ ㄍㄢˋ ㄊㄨˊ ㄓㄧˋ
- 近义词 昃食宵衣
成语出处
《明史·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示例
《阅江楼记》(明代宋濂作):"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贞珉"。
《旧唐书-刘fen传》(大和二年对策):"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白居易《长庆集》(陈鸿的长恨歌传):"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