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宜男草

2022-07-14 08:42:29 百科资料
萱草的别名。古代迷信,认为孕妇佩之则生男。 南朝 梁元帝 《宜男草诗》:"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复含花。"《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妇人带宜男草,生儿。" 清 孙枝蔚 《房兴公新姬》诗之二:"生儿便是宜男草,对客休矜解语花。"参见" 萱草 "。 宜男草调见范成大《石湖词》。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 中文名称 宜男草
  • 外文名称 ㄧˊ ㄣㄢˊ ㄘㄠˇ
  • 别名 萱草
  • 发现时间 南朝

一,宋代诗词

原词

  《钦定词谱》卷十三

  范成大

  舍北烟霏舍南浪。雨倾盆、滩流微涨。问小桥、别后谁过。惟有迷鸟羁雌来王。

  重寻山水问无恙。扫柴荆、土花尘网。留小桃、先试光风。从此芝草琅玕日长。

  此调前后段两起句,例作拗句,观范词别首及陈三聘和词[摇落丹枫素秋后]、[绿水粘天净无浪],第五字必仄声、第六字必平声可见。两结句是上二下六句法,陈词亦然。陈和词,前段第三、四句[个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独往],中字平声,趣字、上日字、独字俱仄声;后段第三、四句[春近也、梅柳频看,枝上玉蕊金丝暗长],也字、玉字俱仄声。

作者简介

范成大画像

  范成大父母早亡,母:78岁身亡,父:46岁因病身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近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主要作品

  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的说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生平详见《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宜男草】 范成大

  舍北烟霏舍南浪。雪倾篱、雨荒薇涨。问小桥、别后谁过,惟有迷鸟羁雌来往。

  重寻山水问无恙。扫柴荆、土花尘网。留小桃、先试光风,从此芝草琅玕日长。

  【宜男草】 陈三聘

  摇落丹枫素秋后。舞长亭、尚余衰柳。别梦回、忆得霜柑分我,应自有、浓香噀手。

  宿酲谁解三杯酒。晓山横、望中衔斗。人去也、纵得相逢似旧,问当日、红颜在否。

  【宜男草】 陈三聘

  绿水黏天净无浪。转东风、□纹微涨。个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独往。

  平生书癖已均恙。解名缰、更逃羁网。春近也、梅柳频看,枝上玉蕊、金丝暗长。

  【《宜男草---人生生如是】众义

  由来岁龄勿须讨,自不少。岁月怎饶,人空老。有事思考,无事烦恼,生命徒耗。

  棺盖褒评论精英,诚与敬。天则物竞,适者赢。激情干劲,永无止境,寂灭归陵。

二,草本植物

  宜男草忘忧草─萱草

宜男草

  萱草又名"谖草"、"忘忧草"、"金针"、"宜男草"等。

  萱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

  萱草。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就是忘的意思。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

  《古今注》称之为"丹棘";

  《说文》记载为"忘忧草";

  《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

  《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