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宜宾学院图书馆

2022-07-05 08:15:04 百科资料

宜宾学院图书馆为普通高校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宜宾师专图书馆,2001年与宜宾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为宜宾学院图书馆,2006年建成新馆,馆舍坐落在宜宾学院的花园小山顶,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阅览座位达3300个,建成了拥有240台计算机终端的电子阅览室,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藏书较为丰富的综合性图书馆。

馆舍面积3.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300余个。收藏文、理、工、经、管、法、教、艺、农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文献与信息资料。馆藏纸质图书161万册,电子图书500多万册,报刊杂志2000多种,拥有 CNKI、万方、超星、维普、Springerlink、EBSCO等30多个网络数据库(数据平台)。建成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相结合,其他载体资源相补充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成为川南地区重要的文献情报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中文名称 宜宾学院图书馆
  • 外文名称 宜宾学院图书馆
  • 有工作人员 60人
  • 始建于 1978年

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为一室五部,即馆办公室、文献资源建设部、流通部、阅览部、文献信息服务部、技术部。现有工作人员60人。

  至2007年,图书馆馆藏文献达155.3万册(含院系 资料室藏书),其中纸质文献95万册,电子文献60.3万册。常年订阅中外文报刊近2000种。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了以收藏汉语言文学、生物化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外语为重点,并兼顾其他学科的馆藏特色,同时也很注意收藏大型丛书、类书、工具书和购置教学、科研所需的大型网络数据库,还自建了书目数据库和《酒文化数据库》、《竹文化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想结合的文献服务保障体系。图书馆重视基础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图书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文献传递、读者培训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

宜宾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以较为丰富的藏书和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广大读者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场所,本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将不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加强与各图书馆的联系和资源共享,在管理自动化、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建设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宜宾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宜宾学院图书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及信息优势,不断优化和完善图书馆功能。通过整合、挖掘、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创建信息共享空间,建成和宜宾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三个特色数据库。加强和CALIS、CASHL及兄弟图书馆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广泛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拓宽文献资源的获取渠道,保障教学科研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实现文献信息的手机查询、阅读、续借等功能。积极引入"互联网+"图书馆平台,打造基于RFID的智慧图书馆。

  宜宾学院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夯实内功。图书馆认真践行"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以"积极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建设"功能完备,运行有序,和谐开放"的现代化图书馆。

地理位置

  宜宾学院图书馆

  地址:翠屏区宜宾学院A区三平台(宜宾学院A区艺术楼)

  参考资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