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宓妃

2022-07-04 11:29:54 百科资料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时期洛神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在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中,洛神被作为理想美神的化身。洛神赋也奠定了传统东方美学的基础 。

张衡的《东京赋》曾记录了周成王择地洛阳时的原因:除自然环境本身的优势外,一方面,宓妃曾在洛阳定居,作为神女能庇护此地;另一方面,大鲟鱼畅游、龙马传卦于伏羲、神龟负文赐大禹等祥瑞之象也都在此地发生,使得洛阳成为建都的不二之选,同时也让宓妃"坐稳"了洛阳守护神"洛神"。

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同时兴起的陈王感甄说,造成上古宓妃神话原貌的割裂。

洛神及其所在的洛浦都具有文学美学生成意义。

  • 中文名称 宓妃(fú fēi )
  • 别名 洛神、雒嫔、洛妃
  • 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体系
  • 居所 伊洛(洛阳水系)
  • 司掌 美丽、爱情和洛水水系

神话源流

先秦配偶神

  洛神最初叫做"宓妃",这一名称源于屈原《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是"天帝降下后羿,(让后羿)改变夏民的灾祸。为何射河伯,娶洛川妃为妻"。故事是宓妃游于洛水,美色为河伯所窥探,河伯使计将宓妃溺于洛水,因此强占宓妃,夏朝的有穷国君后羿(大羿娶嫦娥,并不是同一个人物)仰慕宓妃,而被河伯所知,河伯发难于洛水,兴水患而为害一方,后羿愤而射伤河伯,娶宓妃为妻,河伯向天帝状告,而被天帝奚落,成全了后羿和宓妃。宓妃神话产生之初,其形象是一位美丽、爱情、性为化身的配偶神。

中古人神恋

  屈原楚辞是人神相恋主题的滥觞,洛神首次作为诗人所追求的神女身份出现:

  "吾令丰隆乘云兮, 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在屈原此诗中,宓妃具有比较具体的性格个性,因其"美而无礼"遂被作者违弃。

  两汉文学辞赋承袭《离骚》,将洛神宓妃形象描绘得丰满而逼真,逐渐产生了极其浓郁的世俗化倾向。

  《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

  《淮南子·俶真训》:"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

  司马相如、杨雄笔下的宓妃是现实中色艺出众的美女。《淮南子》中的洛神,虽仍是一位配偶神,然所嫁之对象变为"真人",地位也下降为妾。张衡笔下宓妃已成为检验作者道德修养的情欲化身。

  而中古时期描写宓妃形象,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当首推曹植的《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创造出一位个性色彩十分浓郁的洛神形象,其人神之恋尽曲折跌宕之能事。

伏羲氏女说

  关于洛神宓妃的身份,东汉王逸注曰"神女",注释简单,并无更多材料。

  到了唐代,出现宓妃是伏羲之女的说法。李善注《文选·洛神赋》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此则注释实际上是引自汉末人如淳的说法,如淳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上林赋》曰:"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 ,遂为洛水之神。"

  宋人洪兴祖补注《楚辞》亦引如淳之言,曰:"宓妃伏牺氏之女,故使其臣以为理也。"

虙羲氏妃说

  清代屈复在其《楚辞新注》中关于宓妃的身份提出疑义,曰:"下女佚女为高辛妃,二姚为少康妃,若以此意例之,则虙妃当是伏羲之妃,非女也。"认为宓妃应是伏羲氏之妃。

  近代游国恩《离骚纂义》在肯定屈复之说的同时,又进一步补充说:"后人以为虙羲氏女,然既云虙妃,必宓羲氏之妃无疑。若云女也,则措辞之例,不当以妃称之。后人自妄耳。屈、游所言极是,只是由于提供的文献资料不足,未能得到普遍重视。如淳以宓妃为伏羲氏之女,此前并不见于其他典籍。后代主伏羲氏女者并无其他依据皆出自如淳。我想"女"字或为"妃"字之讹,"妃"字从"女"、"己"盖《汉书音义》中"妃"字偏旁"己"字损坏,遂剩"女"字,以致有了伏羲之女的说法。"

神话孽变

陈王留枕

  尤刻本李善注《文选》,在题目下注引《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不遂,后遂作《感甄赋》之事。而甄氏生前已对曹植有意,但一直未能如愿。玉镂金带枕是她陪嫁之物,现如今到曹植手里,"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 ",以偿宿愿。

  李善注《文选》在武则天显庆年间(656-661)。据此,曹植与甄妃的传说流传于中唐,或认为产生于唐代传奇作家之手。

  《洛神赋》的意义内涵在李善注《文选》流传之后的唐代便发生了转换。赋中的洛神融合了甄氏的身世,赋中君王与洛神偶然相逢的人神爱恋变成了曹植与甄氏之灵的"偿宿愿"式的交集。这种融合随着被李善采纳入《文选》注而在后代广泛流传开来。

  尽管后代学者对"感甄说"多有批驳,但这则俗世传说,仍然对于上古宓妃神话造成了割裂性的侵略融合。

洛浦艳遇

  自唐以降,曹植与甄妃的传说,基本代替了宓妃本体神话,于后代生成一种文人艳遇模式。

  裴铏《传奇》中一则发生在唐代太和年间的传奇故事是其中一例:

  太和处士萧旷,自洛东游,夜憩双美亭时,洛神因被他的音乐所感动,便在他面前现形,主动提起她与陈思王曹植的感情际会。洛神欣赏萧旷"琴韵清雅",赞叹他"真蔡中郎之俦也",并在分别时泄漏天机,告知萧旷他有"奇骨异相",她将会暗暗地帮助他。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一则,记述着由刘桢转世的洛城刘仲堪,与甄妃的一场隔世艳遇。

诗词歌赋

  屈原《离骚》

  屈原《远游》

  司马相如 《上林赋》

  刘向 《九叹·忧苦》

  扬雄《甘泉赋》

  张衡《思玄赋》

  曹植《洛神赋》

  曹植《妾薄命行》

  陆机《前缓声歌》

  郭璞《游仙诗》

影视形象

  洛神宓妃于影视作品

  年份

  剧名

  扮演者

  备注

  2003

  奔月

  温峥嵘

  剧中名洛嫔

  2009

  天地传奇

  贺杨


  2013

  新洛神

  李依晓

  第一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