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宋师大败

2022-07-12 22:16:38 百科资料

《宋师大败,》选自《春秋公羊传》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 "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 作品名称 宋师大败
  • 作者 公羊
  • 创作年代 汉朝
  • 作品出处 《春秋公羊传》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文章出处

  《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古代汉族今文经学重要典籍。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原文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 "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译文

  宋襄公和楚国人约定在泓水的北面打一仗。楚国人就渡泓水过来。臣子有司建议说:"趁他们渡河还未完成,我们派军队攻击楚军。"宋襄公说:"不能。"等他们渡完后还未排行列阵,臣子有司又建议说:"现在趁他们还没准备好,我们派军队攻击楚军。"宋襄公说:"不能。"等到楚国人准备好了,宋襄公开始击鼓进军,宋国的军队大败。

注译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

  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北。

  ④济:过河。

  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

  ⑥迨:趁着。

  ⑦既:尽,完了。

  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导致原因

  宋公放弃两次可攻打别人的最好时机,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过于遵从春秋时期的周礼体制,墨守成规,所以兵败。

对比

  本文区别于《曹刿论战》,是因为曹刿把握住了有利的作战时机,而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所以两文的最终结果一胜一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