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或得玉
2022-07-03 10:24:25 百科资料

出至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原文: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琢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 中文名称 宋人或得玉
- 出处 《左传·襄公十五年》
- 原名 《左氏春秋》
- 汉代改称 《春秋左氏传》
- 起自 鲁隐公元年(前722年)
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注释
- 受:接受。
- 或:有人。
- 诸(zhū):相当于"之于"。
- 子罕:人名。子:春秋时代宋国公族的姓。子罕,春秋时宋国的贤臣,于宋平公(前575年-前532年)时任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为"司城"。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位列六卿。
- 弗(fú):不。
- 示: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
- 以为:认为……是……。
- 故:所以。
- 尔:你。
- 若:假如。
- 皆(jiē):都。
- 丧:丧失
- 若:如。
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琢玉的人认为是块宝,因此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这种品质)是宝,你认为玉石是宝,假若把玉给我,(咱俩)都失去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献玉的人很恭敬地说:"小人拥有玉,寸步难行,献上这块玉以求免死。" 子罕把它放在自己的乡里,让工匠替自己雕玉,(卖掉玉)使献玉人富有之后,让他回到家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