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好善

《宋人好善》是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篇议论文。
- 作品名称 宋人好善
- 创作年代 西汉
- 作品体裁 议论文
- 作者 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
- 作品出处 《淮南子》
原文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①。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②。先生曰:"此吉祥,以飨③鬼神。"
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④而后合。其事未究⑤,固⑥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⑦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
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摘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
①[解]通"懈",懈怠。
②[先生]在此指孔子。
③[飨(xiǎnɡ)]供奉,祭祀。
④ [忤(wǔ)]违反,抵触。
⑤[究]明白。
⑥[固]同"姑",姑且。
⑦[致命]传达先生之言。
译文
从前,宋国有一个乐于为善的人,他家三代都不懈地做善事。家里的黑牛无故生出了白牛犊,于是他就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预兆,应该祭祀鬼神。"
过了一年,那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瞎了。黑牛又生了白牛犊。那父亲就叫他儿子再去请教孔子。他儿子说:"前次听从了先生的话,(你)却失明了,而如今还要去问他,为什么?"父亲答道:"圣人的预测,先违背后契合(事实)。这件事的结果还不清楚,姑且试着前往,再去问一问他。"他儿子(只好)又去问孔子。孔子回答:"这是吉祥的预兆,还应该去祭祀鬼神。"儿子回家把孔子的话传达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说:"照先生所说的去做。"
又过了一年,那做儿子的眼睛也无故瞎了。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围了他们所在的城。在这个时候,(城内的人断了粮食)只好相互交换子女杀食以果腹,劈开尸骨作柴烧。所有的成年男人都战死了,连老年人、病人、小孩子都上了城墙,坚守着城池而使(楚军)不能攻下。楚王非常生气。城被攻破后,所有守城的人都被屠杀了。只有这家父子因为眼瞎的缘故,没有上城墙。战争结束围困解除后,这对父子就都复明了。
训练
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原因) B. 诸城守者皆屠之(屠杀)
C. 军罢围解(军队)D. 则父子俱视(看见)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以问先生(拿来)
(2)此吉祥,复以飨鬼神(拿来)
(3)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因)
3.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说明守城者固守城池时间长?试分析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 "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体现战争之惨烈,进行时间之长,反衬宋人行善带来的巨大作用。
4.读了这个寓言,你的收获是什么?试写出来进行交流。
答:教育人要一心向善,坚持行善总有好处什么的,反正就方面发挥就是了。
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一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使:让,派
二其父无故而盲---故:缘故
三居一年---居:过了
四则父子俱视---视:恢复视力
2.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以问先生----把,用;
二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因为;
3.翻译句子
一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过了一年,他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
二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等楚军退去,城的包围解除了,他父子的眼睛一齐恢复了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