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孟母断机教子图

2022-07-01 10:33:13 百科资料

画面右上方有作者以楷书题述了《列女传》中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内容。这个故事说的是,孟子少时父丧,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痛哭,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 中文名称 孟母断机教子图
  • 类别 中国古画
  • 年代 清代
  • 作者 康涛

基本信息

  【名称】孟母断机教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作者】康涛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绢本,设色,纵88.4cm,横31cm

作者简介

  康涛,生卒年不详,清乾隆年间人,后更名为焘,字逸斋,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尝作《三娘子像》;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作《仕女打鹂图》。传世绘画作品有《华清出浴图》、《贤母图》等。史料记载,康涛乃钱塘布衣,以孝闻名,除此图外,还有其他类似题材的作品流传。康涛善山水、花鸟,尤精仕女,姿态静逸,可在能妙之间。他还工书法,年70时精力依然旺盛,能写蝇头小楷。

作品介绍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迁近于屠,孟子又学买卖宰杀之事,孟母又说:"这不是居住的地方。"再搬近学官旁,孟子与学童嬉戏,彼此之间揖让进退,孟母则说:"此处可住。"并且孟子日见长进,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这说明环境对学习的重要,应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画面下方描绘了孟母断机教子的情景。在图的中心位置,孟母侧身立于织机边,左手指机,右手执刀,似在训教;右下方,孟轲面朝母亲弓身拱手、毕恭毕敬地站立,那神色专注的样子,未脱顽童天真稚气,表现出对母亲极其恭顺。人物造型古朴生动,线条纯熟,面部表情描绘深刻,显示了作者长于人物画的功力。画家本以孝敬名扬,画此图也许是自己年少时的生活写照,同时也企盼天下的人们都孝顺父母,"以孝为先",体味父母的良苦用心。史书记载,康涛乃钱塘布衣,以孝闻名,此图以外,还有类似题材的作品流传。

  作者通过对画面精心的构置,充分发挥人物画"造情"、"造境"之功能,鲜明地揭示了绘画的主题。这得益于他对人物造型的生动处理。画中线条运用纯熟,人物形象古朴、清秀,孟母面部的表情也描绘得生动细腻,衣纹的勾勒,生动的体现出材料的质感。母子二人头巾上的青色和孟轲鞋上朱砂的运用,协调、自然无生涩之感。织机的结构勾勒的缜密细微,设色淡雅。巧妙的构图,精道的用笔,使整个物象跃然纸上,进而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擅长人物画的功底,同时还可见作者对人物画"传神写意"之要素的把握。画面署款:"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岁次昭阳协洽皋月既济生画于西子湖头读画楼并记。"

  孟母断机-原文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孟母断机-解释

  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亲。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见孟母三迁)。到孟子年龄大一点,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孟母非常气愤,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慌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布机。"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