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白虎

孟加拉白虎(英文名:Bengal White Tiger)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发现并捕获,被取名为"莫罕"。世界上现有的几百只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孙。
- 中文名 孟加拉白虎
-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 亚 种 孟加拉白虎
- 亚 目 裂脚亚目
- 门 脊索动物门
基本简介
孟加拉白虎(英文名:Bengal White Tiger)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
历史
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发现并捕获,被取名为"莫罕"。世界上现有的几百只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孙。

孟加拉白虎是世界一级保护动物,是印度国宝,世界上仅存白虎210只左右。
白虎非常稀有,由于缺少保护色,白虎在自然界非常难存活,在野外已经灭绝。白虎非常稀有,每只价值数百万美元。
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只公白虎后,其被引入动物园繁殖,一般孟加拉白虎出生3年后才能成年。国内各动物园生存数量也极其有限。
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当地的一位土王摩诃拉伽(意即"伟大的国王")马尔坦德·辛格发现,当时马尔坦德正在打猎。小白虎被发现时只有9个月大。马尔坦德把这只特别的小虎带回王宫,并为它取名为"莫罕",意即"令人迷惑者"。自此之后,也有一些在野外目击白虎的报告,但无一获得证实。
分布情况
白虎是孟加拉虎遗传基因突变产生的白化个体,2005年为止世界上仅存白虎200余只。而北京仅在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19只,包括9只成年虎(3.5-4岁)、5只亚成年虎(1.5-3.5岁)、5只未成年虎(1.5岁以下)。
白色基因
在历史中,中国、 韩国、尼泊尔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献也有记载关于白虎的文字。在中国,白虎更成为了一种神物,唯有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中国大陆动物园都很热衷于繁育白虎等"吉祥异兽"。在四象中,白虎和青龙对应,是代表西方的灵兽。

孟加拉白虎经常被误解成患上白化症,其实不然。真正患上白化症的老虎身上不会有条纹。而孟加拉白虎有正常的黑色或深褐色的条纹。白虎之所以有白底的毛发是由于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是隐性的,即使父母双方都带有白色隐性等位基因,也只有四分之一的机会可以生下白老虎,白老虎因为太显眼,在野外很难生存。
已知只有孟加拉虎拥有上述的隐性基因,但许多人工饲养的白虎都是孟加拉虎和东北虎的混种。由于基因库有限,一对白虎交配产下的后代往往有许多健康问题,如斜视症、较弱的抵抗力等。
水下觅食
猫科动物对水天生的惧怕心理是人所共 知的。

但在美国旧金山"六旗探索王国",一只名叫奥丁的雄性孟加拉白虎不仅一点也不怕水,反而以出众的游泳技能闻名于世。
2009年已8岁的奥丁是一只成年雄性孟加拉白虎,全身毛皮雪白,上面还有孟加拉虎特有的黑色斑纹。它身长3米,强壮有力,虽然长得很吓人,但由于自小由人类抚养长大,所以性格并没有那么狂野。
和所有的老虎一样,奥丁也无肉不欢。不过饲养员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将肉放到专门为奥丁打造的玻璃水池中,这样奥丁在享有美餐的同时也能舒展筋骨、锻炼身体了。不仅如此,看到奥丁潜入玻璃水池专心"觅肉"的场景,公园里的游客也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