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卿

孔祥卿,女,1966年出生于河北辛集,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
- 中文名称 孔祥卿
- 出生地 河北辛集
- 出生日期 1966年
- 毕业院校 南开大学
- 学位/学历 博士
人物经历
1981年9月至1988年6月,就读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6月至2000年9月,任职于天津中医学院,担任讲师、副教授;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起,任职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

主讲课程
文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研究方向
汉文字学、彝文字学、比较文字学、汉藏语系语言比较研究。
主要贡献
学术著作

《走进美丽的汉字世界》(第二作者),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汉字与彝文的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彝文的源流》,民族出版社,2005年。
《汉字学通论》(合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内经·素问〉疑难问题助读》(编委),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伤寒金匮温病名著集成》(校注),华夏出版社,1997年。
《建宏成语义类词典》(编委),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台湾)建宏出版社,2001年。
学术论文
从《猓猡译语》看彝语修饰语的位置》,《南开语言学刊》2016年第2期。
《汉语语素在韩源词中的构词研究--以汉语语素"间"为例》(第二作者),《南开语言学刊》2016年第1期。
《故宫藏《猓猡译语》的版本与校勘》,《民族语文》2016年第2期。
《现代汉语的独字音节及其成因》,《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第2期。
《网民新造"成语"与"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澳门语言文化研究》(2014)。
《汉字部件规范与部件拆分》,《兰州学刊》2013年第1期。
《韩国独有汉字词初探》,《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第1期。
《两种同型文字的不同发展》,《文字学论丛》第6辑,线装书局,2012年6月。
《辛集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与轻声》,《中国语文》2011年第1期。
《韩国语不同来源的词语在义类上的分布》,《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第2期。
《说文》小篆形声字形符声符位置的分布规律,《说文学研究》(第三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历史比较法在彝文研究中的应用》,《民族学报》2007年。
《河北辛集话的合音现象与合音词》,《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第1期,商务印书馆。
《彝语"哎哺"与汉语"阴阳"》,《东欧亚大陆语言研究》第1集,日本好文出版社,2006年3月。
《彝文规范的前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4期。
《彝文规范的历史回顾与前瞻》,《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彝文的源流》,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彝文现状与战国时期汉字状况之比较》,《文字学论丛》第二辑,崇文书局,2003年。
《汉语长度单位词的来源》,《南开语言学刊》第2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撒尼彝语60年的音变》,《民族语文》2002年4期。
《辛集话与北京话的语音对应所反映的音变规律》,《语言研究论丛》第九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从方言口语看动态助词"了"的不同功能和意义》,《汉语言文化研究》第8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同义字(词)的辨析》,《文字学论丛》第一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人体头面部位名称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3期。
《规划教材〈医古文〉研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2期。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疑点解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2期。
《小议汉字与汉语的契合性》,《汉语言文化论丛--国际汉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试论形声字形符的表义作用》,《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现代形声字形符表义功能的初步调查》,《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4期。
《怎样辨认异体字》,《中文自学指导》1989年10期。
《形声字字义与形旁的关系》,《中文自学指导》1988年11期。
科研项目
1.南开大学文科创新基金课题,2004年。
2.南开大学教材立项,2004年。
3.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2006年。
4.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2007年。
5.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年。
6.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13年。
7.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