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子曰

2022-06-30 21:24:33 百科资料

子曰,孔子之言,皆以"子曰"标明都是指孔子。

《论语》中的"子曰",除了个别章节有"孔子曰"出现。子,是对男子的尊称,也是对老师的尊称。如子程子,是说程子是我的老师之意。春秋之时,百家争鸣,诸子层出不穷,数量众多。为区别儒家经书所出现的"子曰",诸子之书,无论自著,还是弟子记述,都是"某子曰"。如 "庄子曰","韩子曰","墨子曰","孙子曰"等等。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奔腾的年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 中文名称 子曰
  • 外文名称 ziyue / Confucius said
  • 相关人物 孔子
  • 出处 论语
  • 时期 春秋

子曰简介

  "子"是人称代词,是我国古代对人的一种尊称,在先秦时诸子百家之称。敬称: "子"简单的翻译为白话文就是"先生"的意思。其实"子曰"在古代是各家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后来特指孔子。

子曰出处

  "子曰"最早也是最出名的子曰见《论语》里面,文章中的子指孔子。曰就是"说"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孔子说"的意思。

子曰典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