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威克岛秧鸡

2022-07-11 01:53:54 百科资料

威克岛秧鸡,前额羽毛较硬;嘴长直而侧扁稍弯曲,嘴长等于或长于跗跖;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

  • 中文名称 威克岛秧鸡
  • 拉丁学名 Gallirallus wakensis
  • 界 动物界
  • 纲 鸟纲
  • 目 鹤形目

外形特征

  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初级飞羽上有斑纹。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跖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趾间无蹼。上体褐色有黑色条纹,面部和下体前部为灰色或灰蓝色。雌雄羽色相似。

威克岛秧鸡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一个小岛威克岛。 威克岛是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一个小岛,与世隔绝,威克岛秧鸡在这里一直生存的很好。由于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很重要,二战爆发之后,日本军队就占领了这里。随着战局的转变,守在这里的日本兵开始出现饥荒,结果秧鸡就成了牺牲品,到日本的占领结束的时候,岛上已经没有秧鸡了。 灭绝时间:日本的占领结束的时候

威克岛秧鸡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离飞行。飞行时头颈前伸,双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每窝产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毛,为早成性。

生长繁殖

  单配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