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

姬子,号云山姬子,原名王云山,1941年 出生,河北宣化人。专攻中国山水画,山水作品分为三类:笔墨山水、冰雪山水、墨道山水。最早十年学习古典传统与现代传统;十年探索形成自己风格的笔墨山水;又十年以自己风格的笔墨山水作为进一步再实践的起点,探索出了个人风格的冰雪山水,创造了雪麻皴、雪劈皴、雪蜂窝皴、雪髅皴等技法。2015年因病去世。
- 中文名称 王云山
- 别名 云山姬子,姬子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41年
人物简介
姬子先生,中国著名山水画家,从事山水绘画四十多年,1942年生,河北宣化人,名王云山,号云山姬子。现居北京。60年代中期开始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发表作品。

作品气势恢宏,境界开阔;构图大开大合,既具经典绘画的内涵,又有现代视觉图像构成;风格、笔势豪放,特别是潜心几十年磨练的独创笔法意蕴深远。观之,如登三山五岳,揽之,若四海云飞;凝视良久,又觉天地感应、澄怀观道,既有远古的悠扬,又有现代的融合。天人合一、超然物外的中国经典哲学思想尽显无遗,独特地表现了现代人审美的大自然世界,提倡"墨道山水"的创作精神,将文化的追求涌入到艺术中。
画展介绍

个展:
2013年 "无界追求"姬子作品展,上海外滩二十二号艺术中心

2012年 "高山景行",泛空间,北京
2012年 "天问--姬子水墨个展",在3画廊,北京
2010年 姬子水墨个展--当代水墨空间,宋庄,北京
2009年 "墨道法相"--姬子个展,798艺术区,北京
联展:
2014年 "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展",美国布罗德美术馆,密执根州
2014年 "水墨:禅或革命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夸特斯美术馆,明尼阿波利斯
2014年 新疆第二届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昌吉文博馆
2014年 "精神如山--中国当代艺术展",香港艺术门(Pearl Lam)画廊
2013年 "自在与自然--九人艺术展",上海明圆美术馆
2012年 "自然--首届意中当代艺术双年展",米兰,意大利
2012年 "卢浮宫归来--中国水墨北京巡回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2年 "中国水墨百年"法国卢浮宫卡鲁塞尔邀请展,巴黎
2010年 "作为生命的艺术--乐山当代艺术邀请展",四川

2009年 "墨道法相"--姬子个展,798艺术区,北京
2009年 第一届中国水墨双年展,上海多伦美术馆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当代艺术展,北京
2009年 同行--德中当代艺术展,武汉美术馆
2009年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画艺术成果展,北京
2009年 水墨记事,伊德艺术空间,酒厂国际艺术区,北京
2009年 "笔意"--中韩绘画交流展,北京
2008年 符号学水墨第一回展,玛斯比德艺术中心,北京
2008年 釜山2008国际现代水墨画展,韩国
2006年 上苑第三届工作室开放展等,北京

2002年 上苑第二届工作室开放展,北京
1999年 河北美术精品展,石家庄
1996年 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
1992年 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展,加拿大
1991年 百米长卷民族之魂创作与展览,北京
1984年 全国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获优秀奖),太原、北京
1982年 河北山水画展,石家庄
1972年代 河北海河美展、河北中堂画展、河北书法展等,石家庄
主要作品
《河北文艺》(1972年第二期,石家庄)、《安详》杂志(2期、5期,台湾)、《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作品集》,2002,北京、《荣宝斋》(2001.8,北京) 、《东方艺术》(2002年,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家·北京找北卷》(四川美术,2006,北京)、《中国画艺术年鉴》(2007,北京)、《中国书画交流年鉴》(2007,北京)、《艺术时代》(2009年第4期)、《中国文化报》(2009年4月16日)、《艺术地图》(2009年第7期,北京)、《艺术与投资》(2009年第7期)、《缪斯艺术》(2009年第3期)、《东方艺术·大家》(2009年第4期)、《新视觉》(2009年第10期)等。

艺术评价
贾方舟:穿越时空 纵横天地--关于姬子近期的"墨道山水"
近两年姬子先生的画风突变,真让我刮目相看。先生已是近70的年龄了 ,在艺术上尚如此精进不懈,很是让我感慨。

姬子的新作主要体现在《墨道系列》和《构成系列》中。在这两个系列中,画家突破了山水画的传统格局和惯常手法,放弃了以往那种对物理时间秩序的遵循,完全进入自由调动时空的主观表现状态。
姬子的新作正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和手段,从多种角度表现出自然的万千气象,创造了一种雄浑壮伟、大气盘旋的"墨道山水"。特别是他那些融进了强烈色彩对比的作品,是一种更富有奇幻效果和宇宙意识的自然景观,是一个现代山水画家返回传统山水画"观道"原点后创造出来的新图式、新境界。
姬子先生老骥伏枥,衰年变法,使自己的艺术进入佳境,值得祝贺。
2009年4月27日 于北京上苑
殷双喜:道法自然
姬子先生的水墨,出自传统,但又不拘传统,来自自然,但又超越自然。在笔墨方面,他能够自由运用积墨皴染,表现出生动大化的云水形象,元气淋漓。但在构图方面,他却超越了时下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丘壑为构图模版的写实路线,而是自由组合山川万物,疾云劲水,冰川荒漠。
我感觉到姬子先生的作品,其美学意趣显然不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以人为视觉主体的中观山水或近观山水,而是蕴含了现代人对宇宙认识和反思的宏观山水。进而他的意趣不在山水,而是借山水以澄怀观道,反思宇宙和人类的前世今生。
姬子先生的作品自有其"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生存尊严,它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敬畏。
2009年5月25日 于中央美院
阿瑟·C·丹托:姬子的绘画:飞腾的世界
姬子的某些作品有些是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风格画的,但是它们和我在纽约大都市博物馆收藏的作品中看到的那些安详、禅悟的卷轴画不同。姬子作品的千山万壑沸腾着、震颤着,若湍流急水。人们感受到巨龙正处在焦灼的睡眠中。当它们苏醒之时,必纵身跃起。

这些作品具有同样的野性感,差不多是原始感。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展示了自然所隐藏的神秘
姬子的山水让我想起柯勒律治描写沸腾的河水时那种荒原景象……这些绘画作品的实际笔触是否实际上传递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美] 柯提斯·卡特(Curtis Carter):打通传统与当下
姬子(1942-)属于中国当代艺术完全不同的方面。中国当代艺术不知不觉地采用了受西方影响的艺术方法,显得相当浮华。姬子和其他选择中国笔墨绘画媒介的画家,都积极地去探索传统哲学-艺术方法与当代经验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这并不意味着仅仅按照过去的大师的方式去创作绘画。相反,姬子的绘画通过探索画面空间的描绘、多样的墨彩和笔法,获得了它们自身的一种独创价值。他的媒介是笔墨绘画,或是某种建构形式的变体。

姬子属于中国当代艺术中关注中国绘画的构成内涵以及构成当代水墨绘画的内涵的主流运动中。这些争论关注了这种媒介涉及的传统观念以及现代抽象与表现理论的影响。这种传统继续着,尽管在事实上,水墨画的物质媒介与今天的媒体艺术的复杂格式相比,显得安静、温和。它的成就几乎在于哲学与美学的理解及技法,这些都需要个体的艺术家来掌握。从事水墨绘画的艺术家都有一种愿望,就是创造的艺术要扎根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而是努力去创建今天的新中国的有意义的生活符号。姬子的水墨绘画意味着参与到建立笔墨绘画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世界的重要地位的现实对话中。
柯提斯·卡特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美国Marquette University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