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姓氏溯源

2022-06-29 11:05:31 百科资料

姓氏溯源。在中国,人们初次见面,彼此往往要问:"您贵姓?"

  • 中文名称 姓氏溯源
  • 外文名称 Origin of family name
  • 阐述 姓氏的由来
  • 类别 相关词汇
  • 分类 单姓和复姓

中国姓氏的由来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的,就说明最早的姓,是从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姓氏有多少

  中国旧时流行着一本<百家姓>,它是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300个左右。

中国姓氏的特点

  中国的姓氏分为单姓和复姓两种,其中单姓多,复姓少。中国有句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流)",意思是张、王、李、赵、刘这五个姓是中国最多的单姓,其中姓张的最多。不过,最新的统计结果告诉我们,中国人姓李的最多了,新的排列是李、王、张、刘、陈。

  姓氏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复姓是很少的,最常见的复姓是诸葛、欧阳、司马、端木、公孙等。

  按照传统习惯,中国人一般姓父亲的姓,只有少数人姓母亲的姓。女子结婚后,仍然用原来的姓,不用改姓。

  汉族姓氏分布有着明显地区差异。李、王、张、刘等大姓在北方人中常见,而陈、赵、黄、林、吴等大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