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妊高症

2022-07-03 14:20:49 百科资料
妊高症,即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其中一部分还伴有蛋白尿或水肿出现,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适当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
  • 挂什么科 妇产科
  • 哪些症状 孕期血压升高、头痛、头晕、水肿、蛋白尿、抽搐
  • 好发人群 20-40岁孕妇
  • 需做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眼底检查、B超、肝肾功能检查
  • 引发疾病 子痫、脑出血、产后大出血

病因

    妊高症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子宫胎盘缺血 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初产妇,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都会使宫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也有人认为,胎盘或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   

  (2)免疫与遗传 临床上经产妇妊高征较少见。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较多。有人认为与孕妇隐性基因或隐性免疫反应基因有关。   

  (3)前列腺素缺乏 前列腺素类物质能使血管扩张,一般体内加压物质和降压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血管扩张物质前列腺素减少了,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于是血压升高。

症状

血压升高

  收缩压≥17.3kPa(130mmHg),或舒张压12.0kPa(90 mmHg)或较孕前增加4/2kPa(30/15mmHg)即可诊断

  水肿

  临床上表现为体重增加过多,每周增加>0.5千克,下肢和腹壁水肿,重者出现腹水,经休息水肿不消退

  蛋白尿

  应选用清洁中段尿作标本,尿蛋白在(+)或(+)以上,或24小时尿蛋白多于5克即是。

  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等

  抽搐昏迷

  这是病情最严重的表现,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抽搐时病人表现面肌紧张,牙关紧闭,眼球固定而直视前方,继而全面肌肉强直,剧烈抽动,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发作频繁或持续昏迷者,常可死亡。

检查

    1、注意病史及自觉症状: 对于怀孕前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的人,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头晕、头痛及水肿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妊娠前血压相比较,如血压升高,需休息1小时后再测。    

  3、是否有水肿。如果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甚至超过大腿的水平,应警惕妊高症的可能。    

  4、尿液检查是否发现蛋白质含量异常的情况。    

  5、查血:内容包括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中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等指标,用于判断有无并发症出现。    

  6、还要检查眼睛,想不到吧?其实很多听起来和眼睛毫无关系的病都要检查眼睛。因为眼底微小血管的变化是妊高症严重程度的标志。    

  7、心电图检查:看看是否损害到了心脏。

鉴别

高血压:血压升高达≥140/90mmHg,或血压较孕前或孕早期血压升高≥25/15mmHg,至少二次,间隔6小时。   

  蛋白尿:单次尿蛋 白检查≥30mg,至少二次,间隔6小时,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克。   

  水肿:体重增加>0.5kg/周为隐性水肿。按水肿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局限踝部及小腿(+);水肿延及大腿(++);水肿延及会阴部及腹部(+++)。   

  妊娠高血压:仅有高血压,伴或不伴有水肿,不伴有蛋白尿。   

  先兆子痫:是多系统受累的情况,主要的是母体异常发生于肾、肝、脑及凝血系统,由于胎盘血流减少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或胎死宫内。   

  轻度先兆子痫:有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的存在。   

  重度先兆子痫: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3克/24小时;伴有头痛,视物不清,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眼底不仅有痉挛还有渗出,或出血;肝,肾功能异常,或有凝血机制的异常;伴有心衰或/及肺水肿的存在。

并发症

    1、妊高症心脏病:多在妊娠晚期或产后24-48小时突然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紫绀、咳嗽带粉红色泡沫状痰或血痰、气急等。    

  2、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期剥离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胎盘早期剥离危及母体和胎儿,一旦确诊,必须立即终止妊娠,纠正出血和休克。    

  3、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有出血倾向,血液不凝。    

  4、脑出血:发病前没有任何症状,突然剧烈头痛及局限性抽搐发作、昏迷乃至死亡。    

  5、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少尿期后即进入多尿期,每日尿量达5000-6000毫升以上。    

  6、产后血液循环衰竭:多在产后30分钟内,血压突然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

预防

产前检查

  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

  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

  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征发生率增高。

  重视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

  仔细想一想家族史,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征,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孕妇如果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均易发生妊高症。妊娠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预防妊高征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了解血压水平(妊前和早孕时血压水平)。每次产前检查除测量血压外,还应测量体重,检查尿内是否有蛋白。对有妊高征家族史、既往有慢性持续性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及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的孕妇更应注意。在妊娠中期和末期每天口服阿司匹林50~150毫克,可使妊高征的危险性减少65%。   对口服避孕药的妇女,要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如果血压升高,应停止服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同时要进行体检,服用避孕药前必须进行血压、体重、乳房、肝、肾和妇科检查,作为服药前的对照水平,如发现不能口服避孕药则不用,并应注意定期测血压。一般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血压1次,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

治疗

    积极降压:血压升高>170/100mmHg时,降压治疗以防子痫发生。血压降低水平,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硫酸镁:可肌肉注射,亦可静脉注射。用的剂量依体重、尿量而定。     镇静剂:安定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慢推注,6小时一次。镇静防止抽搐、终止抽搐。

  一般治疗

  (1)、左侧卧位休息:休息对妊高征极为重要,左侧卧位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2)、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钠盐饮食。   

  (3)、精神和心理治疗 解除思想顾虑,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药物治疗

  (1)、解痉药物   

  (2)、镇静药物   

  (3)、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虽可使血压下降,但同时减少重要脏器血流量,特别是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对胎儿有一定危害,故轻度高血压较少采用。   (4)、扩容治疗   

  (5)、利尿药物(一般不主张利尿)。

  适时终止妊娠

  妊高症是妊娠特有的疾病,一旦终止妊娠,病情迅速好转,故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根本的治疗措施。

饮食

  1、恰当摄入脂肪

  每天烹调用油大约20克。少吃动物脂肪,动物脂肪与植物脂肪应保持1或小于1的比值。这样,不仅能为胎宝宝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还可增加前列腺素合成,有助于消除多余脂肪。

  2、防止蛋白质摄入不足

  禽类、鱼类蛋白质可调节或降低血压,大豆中蛋白质可保护心血管。因此,多吃禽类、鱼类和大豆类可改善孕期血压。但肾功能异常的孕妈咪必须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增加肾脏负担。

  3、热能摄入要控制

  控制体重正常增长,特别是孕前超重的孕妈咪,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

  4、保证钙的摄入量

  保证每天喝牛奶,或吃大豆及其制品和海产品,并在孕晚期及时补充钙剂。

  5、多吃蔬菜和水果

  保证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500克以上,但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种类的搭配。

  6、食盐摄取要适度

  每天吃盐不宜超过2-4克,酱油不宜超过10毫升;不宜吃咸食,如腌肉、腌菜、腌蛋、腌鱼、火腿、榨菜、酱菜等,更不宜吃用碱或苏打制作的食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