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性牙龈瘤

妊娠性牙龈瘤是指怀孕的第2~3个月左右,内分泌改变,雌激素增加,促使牙龈充血增生,严重者就会出现牙龈瘤。牙龈瘤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所以此时也注意按时做好产检。牙龈瘤一般会在分娩后自行消退或显著减轻,如果不消退可以再到医院进行瘤样增生物切除。
- 别名 妊娠性牙龈瘤
- 多发群体 怀孕期的妇女
- 常见发病部位 口腔
- 常见病因 雌性激素失调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口腔内原有的局部刺激物
- 常见症状 瘤样增生
基本信息
少数怀孕期的妇女,在怀孕的第2~3个月左右,由于雌性激素失调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再加上口腔内原有的局部刺激物存在,如牙结石、软垢、残根、残冠等等,在少数牙位的牙龈上,可以出现牙龈的瘤样增生,如生长成蘑菇样外形,基底成蒂状,与牙龈附着,颜色较深,表面平坦而发亮,部分亦可以生长成杨梅样的增生,少数严重的瘤样增生物可以覆盖整个牙齿,增生物触之较易出血,这种临床症状一般就称之为妊娠性牙龈瘤。妊娠性牙龈瘤通常在分娩后2个月后慢慢地恢复正常,妊娠性牙龈瘤将消退。但是,如果局部的刺激物没有消除,妊娠性牙龈瘤便不可能完全消退。因为怀孕的妇女不能随便使用药物,我们只能做局部的冲洗上药等,所以,一旦发生了妊娠性牙龈瘤,将给怀孕的妇女带来很大的痛苦。
预防妊娠性牙龈瘤方式
要防止妊娠性牙龈瘤的发生,我们认为如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 首先,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应该彻底清理口腔内的残根、残冠,修补好龋洞,去除不良的修复体。
2, 清除黏贴于牙齿上的牙石、软垢、茶垢等局部炎性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牙周炎。
3, 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每天刷牙,每次3-5分钟,每天三次;坚持饭后及每次饮食后嗽口,不吃零食。
孕前和孕期做好口腔保健方法
首先,孕前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口腔,把存在的问题先处理好,如补牙、治疗、洗牙等,特别有牙周炎患者孕前治疗非常重要;
其次,要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每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发酵产酸;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孕妇更应注意清除存留在口内的酸性物质,可常用2%小苏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中和酸性物质,保持口内的碱性环境。要使用软毛刷,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应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特别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
另外,牙龈有急性炎症或症状明显的孕妇,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治疗,而不要随意服用消炎药,以免造成胎儿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