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米娅

《妈妈咪呀!》是由菲利达·劳埃德执导的一部歌舞剧电影,梅丽尔·斯特里普、阿曼达·塞弗莱德、皮尔斯·布鲁斯南和柯林·费斯等联袂出演。
电影讲述年轻女子索菲(阿曼达·塞弗莱德饰)在结婚前寻找生身父亲,却和妈妈唐娜(梅丽尔·斯特里普饰)在希腊的海岛上迎来了三个陌生男子,最终,母女间的误解烟消云散,双双得到了幸福。
影片于2008年7月18日在美国上映 。
- 中文名 妈妈米娅
- 类型 音乐,爱情,喜剧,歌舞
- 主演 梅莉尔·斯特里普、阿曼达·塞弗莱德、皮尔斯·布鲁斯南
- 片长 109分钟
- 上映时间 2008年7月18日
剧情简介

时间退回到1999年,那是希腊一座位置偏僻、风景迷人的美丽小岛,多娜(梅丽尔·斯特里普饰)和女儿苏菲(阿曼达·塞弗莱德饰)、以及苏菲的未婚夫斯盖伊在这里共同经营了一家充满地中海风情的小旅店。
苏菲与斯盖伊的爱情即将修成正果,两人都在为马上就要来临的 婚礼庆典而紧张的忙碌着,苏菲的两位闺密陆续以伴娘的身份抵达小岛,面对着自己最好的朋友,苏菲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一直隐藏在心中的秘密:原来她无意中看到了母亲的日记,发现有三个男人可能是自己的父亲,他们分别是商人山姆·卡米克尔(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探险家比尔·安德森(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饰)和银行家哈利·布莱特(科林·费斯饰),苏菲瞒着母亲向他们发出了婚宴邀请。而这三个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人,已经出发踏上了回岛之路,他们在这里都有一桩未了却的心愿:差不多20年前,他们都曾为同一个女人而意乱情迷过,并为她伤透了心,那个女人就是多娜。
为了女儿的婚礼,多娜特别找来了以前组band时的好姐妹,有妙语如珠的萝茜(朱莉·沃特斯饰),还有经历了多次离婚、现在已经是个小富婆的坦妮娅(克里斯汀·芭伦斯基饰)。苏菲特别将这两位小姨介绍给了未婚夫斯盖伊,并告诉他们,自己正在谋划着为婚礼设计一个网站,借此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岛上,因为稀少的客源,致使小旅店的经济来源非常不稳定。
当三个可能是苏菲父亲的男人同时登上小岛时,需要一下子面对三个前恋人,多娜多多少少觉得有点发懵,而她最终向萝茜和坦妮娅透露了那个一直深藏在心中的不安: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苏菲的亲生父亲。婚礼的前夜,一切该来不该来的人都聚焦到了小岛上,每一个都不得不面对自己心中那个曾经被忽视的小秘密,当多娜最终鼓足勇气告诉苏菲,她并不确定三个男人中,哪个才是她的父亲时,山姆、比尔和哈利却同时表示,他们为有苏菲这样一个女儿而感到骄傲,所以他们愿意做她三分之一的爸爸。不仅如此,多娜和山姆,似乎同时又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触电的感觉--虽然有点混乱,但每个人最终都会找到那份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Sophie Sheridan | 阿曼达·西耶弗里德 |
Donna Sheridan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Sam Carmichael | 皮尔斯·布鲁斯南 |
Harry Bright | 科林·费尔斯 |
Bill Anderson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
Rosie | 朱丽·沃特斯 |
Sky | 多米尼克·库珀 |
Tanya | 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
Ali | 阿什莉·利蕾 |
职员表
制作人: | 班尼·安德森 ; 朱迪·克莱默 ; 加里·高兹曼 ; 汤姆·汉克斯 ; 马克·哈夫曼 ; 比约恩·奥瓦尔斯 ;丽塔·威尔逊 |
---|---|
导演: | 菲利达·劳埃德 |
副导演(助理): | Bruno Cassoni ; James Chasey |
编剧: | 凯瑟琳·约翰逊 |
摄影: | Haris Zambarloukos |
配乐: | Stikkan Andersson ; 班尼·安德森 ; 比约恩·奥瓦尔斯 |
剪辑: | Lesley Walker |
选角导演: | Priscilla John ; 艾伦·刘易斯 |
艺术指导: | Maria Djurkovic |
美术设计: | Dean Clegg ; Rebecca Holmes ; Nick Palmer |
服装设计: | 安·罗斯 |
视觉特效: | 马克·内尔梅斯 |
布景师: | Barbara Herman-Skelding |
角色介绍
![]() | 多娜 | 梅丽尔·斯特里普 是一位在希腊小岛上以开餐馆为生单亲妈妈,她从来没有告诉女儿苏菲谁是她的父亲,直到儿即将出嫁前夕,在岛上遇到了来参加婚礼的三位情人,心中的情感一下被激发了出来。 |
![]() | 苏菲 | 阿曼达·塞弗里德 从小与母亲多娜相依为命,不知道谁是她的父亲。很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亲自在婚礼当日将她的手交给她的丈夫,于是在出嫁之前,她偷看了妈妈的日记,发现她妈妈有三个情人都极有可能是她的亲生父亲,在情急之下,她便根据她找到的旧信件地址,寄了三张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她的婚礼。 |
![]() | 山姆 | 皮尔斯·布鲁斯南 是名商人,在索菲的婚礼上,似乎又在多娜身上找到了触电的感觉。 |
![]() | 比尔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是名探险家,受到苏菲的邀请,来到希腊小岛,看看曾经心爱的女人--多娜。 |
幕后花絮
- 影片的片名也来自于阿巴乐队的一首单曲。
- 舞台剧版本的《妈妈咪呀》于1999年4月6日在伦敦的爱德华王子剧院首演,随后转战北美,第一次公演的时间是2000年5月23日,地点则是皇家亚历山德拉剧院。之后原班演员人马又来到旧金山进行巡演,并分别在洛杉矶和芝加哥待了一段时日,并于2001年10月18日在冬日花园剧院正式拉开序幕。
- 导演菲利达·劳埃德也执导过这部舞台剧在百老汇时的版本。
- 曼迪·摩尔、阿曼达·拜恩斯、瑞秋·麦克亚当斯和艾米·罗森都曾是苏菲这个角色的后备人选。
- ?妈妈咪呀》是第一部在位于松林制片厂中新007电影的摄影棚里拍摄的影片,在《007:大战皇家赌场》之后,这里着了一场大火,所有的场景都已得到修复。这个占地59,000平方英尺的全新布景,将会为影片中所有关乎晴空下的希腊的场景进行服务,包括音乐元素和舞蹈部分。
- 班尼·安德森,阿巴乐队的前成员之一,是影片中许多歌曲的作者,他将梅丽尔·斯特里普称之为"一个奇迹"。斯特里普专门去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为歌曲《胜者为王》进行录音,而且是一遍通过 。
获奖记录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种类 | 得奖者 |
---|---|---|---|---|
2009年 | 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提名 | 全体剧组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
2009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有前途新人卡尔·弗雷曼奖 | 提名 | 朱迪·克莱默 |
电影奖-最佳配音 | 班尼·安德森、比约恩·奥瓦尔斯 | |||
电影奖-最佳英国影片 | 朱迪·克莱默、加里·高兹曼 | |||
2009年 | 人民选择奖 | 最佳原声歌曲 | 获奖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最受欢迎卡司 | 提名 | 梅丽尔·斯特里普等 | ||
最受欢迎喜剧电影 | 全体剧组 | |||
2009年 | 第29届金酸莓奖 | 最差男配角 | 获奖 | 皮尔斯·布鲁斯南 |
注:只列出4个电影奖的获奖情况,影片共获奖11项,提名22项 |
幕后制作
翻拍背景
舞台剧《妈妈咪呀》在伦敦公演没多久,就有数家电影公司表示愿意投资将其改编成电影。最终由汤姆·汉克斯与加里·高兹曼合办的Playtone电影公司,联合朱迪·克莱默的Littlestar公司,共同担起了改编影片的重任。身为制片人的汉克斯回忆当时看舞台剧时的情景:"差不多从第12分钟开始,就已经和其他观众一起站起来,随着音乐轻声哼唱。"
音乐制作
对于导演凯瑟琳·约翰逊来说,为了这部舞台剧,她需要着手准备大量的前期工作,还将从A到Z仔细阅读阿巴乐队所有歌曲的歌词部分。约翰逊不得不建立一个游离于音乐之外的独立故事框架,之后才是歌曲的有效选择,来加强剧本的表现力度。约翰逊还意识到必须得时刻留意自己所选择的阿巴乐队的歌的曲速,它们的出现要完全符合故事发展到某一个程度时的节奏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中国香港 Hong Kong | 2008年9月11日 | 意大利 Italy | 2008年10月3日 |
俄罗斯 Russia | 2008年9月25日 | 澳大利亚Australia | 2008年7月10日 |
英国 UK | 2008年7月10日 | 法国 France | 2008年9月10日 |
德国 Germany | 2008年7月17日 | 日本 Japan | 2009年1月30日 |
影片评价
《妈妈咪呀!》除了完美的编剧,更重要的自然是片中美 妙的歌声。梅丽尔·斯特里普、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唱歌足够吸引眼球了。影片所有演员都亲自演唱歌曲,虽非专业水准,却同样让所有观众为之吸引。尤其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片中的演出完全能以"忘我"来形容,穿着工装裤引吭高歌、蹦蹦跳跳,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全然不像个60岁的女人,表现得绝对敬业,绝对吸取了女主角唐娜精神的精华。相比之下,布鲁斯南的演出略显单薄了,高音部分也真难为他了,一首"SOS"似乎已经挑战到他的极限了,到最后一场戏看他穿着闪亮的1970年代演出服起舞,"007"的风度可荡然无存了,不过观众爱看的就是这个 。(腾讯网评)

《妈妈咪呀!》找到了一张奇妙的配方。音乐、服装、灯光、舞美等等构成综合舞台效果的元素,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电影自身的故事,则是这张配方的灵魂所在。其故事十分有趣,又带有些许伤感,更重要的是不论是母女情还是三个女伴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里获得自己的感悟。脍炙人口、激动人心的音乐也是《妈妈咪呀!》成功的关键。和一般音乐剧先有故事再找配乐的制作方式相比,《妈妈咪呀!》则一开始就将在西方唱片销量仅次于Beatles乐队的ABBA演唱组的歌曲,定为全剧的基石。(《解放日报》评)
《妈妈咪呀!》的故事并不复杂,但能将故事的悬念一直保持到剧终,让它循序渐进地展开的,正是剧中精美而又带有情感色彩的音乐 。(《解放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