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爱我一次

《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台湾独立制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台湾伦理悲剧片,由陈朱煌执导,杨贵媚、李小飞、谢小鱼、文英、陈淑芳,孙亚东等人主演,影片于1989年上映。
影片改编自台湾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孙亚东饰)寻找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杨贵媚饰)的故事。
- 中文名称 妈妈再爱我一次
- 外文名称 My Beloved
- 类型 剧情、家庭、情感、母爱
- 出品公司 台湾独立制片富祥公司
- 制片地区 中国台湾
剧情简介
电影剧情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孙亚东饰)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杨贵媚饰)。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其父林国荣 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后,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

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黄秋霞 | 杨贵媚 | 简介 :林志强的母亲,林国荣的前女友 |
童年林志强 | 谢小鱼 | 简介 :黄秋霞和林国荣的儿子 |
林国荣母亲 | 陈淑芳 | 简介 :林志强的奶奶,黄秋霞的婆婆 |
成年林志强 | 孙亚东 | 简介 :黄秋霞的儿子 |
未知 | 文英 | 简介 :黄秋霞的阿姨 |
未知 | 赖德南 | |
淑娟 | 陈琪 | |
未知 | 方龙 | |
未知 | 张顺兴 | |
未知 | 彭晓蔺 | |
未知 | 邵罗辉 | |
未知 | 郑学琳 | |
未知 | 何台 | |
未知 | 雷峰 | |
李小飞 | 林国荣 | 简介 :林志强的父亲,黄秋霞的前男友 |
职员表
出品人 | 陈郭春惠 |
制作人 | 施政义 |
原著 | 台湾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 |
导演 | 陈朱煌 |
副导演(助理) | 谢万盒 |
编剧 | 陈朱煌、柳松柏 |
摄影 | 陈钟源、陈沛玮、陈荣树 |
剪辑 | 陈博文、陈博彦 |
道具 | 郭山宝 |
配音导演 | 张弘毅 |
造型设计 | 郭惠美 |
灯光 | 李增锌 |
录音 | 高富国 |
剧务 | 谢万居 |
场记 | 赵俊逸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 | 黄秋霞 演员 杨贵媚林志强的母亲,林国荣的前女友,因林国荣母亲的反对,未能嫁入林家,为林家生了儿子,后来因林家抢去儿子而发疯。 |
![]() | 童年林志强 演员 谢小鱼出生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后被奶奶抢走。 |
![]() | 林国荣母亲 演员 陈淑芳林志强的奶奶,黄秋霞的婆婆,看重家族利益,不顾母子之情,把林志强从母亲手里抢来做家族产业接班人。 |
![]() | 成年林志强 演员 孙亚东一直寻求母亲,最终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
![]() | 林国荣 演员 李小飞黄秋霞的丈夫,林志强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于林志强的母亲相爱,但屈服于母亲陈淑芳和家族荣誉,和林志强母亲分手,后又娶妻。 |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类别 | 作品名称 |
主题歌 | 《世上只有妈妈好》 |
《牵你的手》 | |
《爸爸我爱你》 | |
《妈妈的手》 | |
插曲 | 《酒落喉》 |
音乐原声参考资料来源
发行信息
电影在台湾公映时,并没有得到台湾观众的重视,放映几天就下片了,在海外市场连公映的机会都没有。
1990年,影片在内地造成了轰动,同年6月左右,《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始在全国试映,首先是在武汉热起来,然后是上海,在全国铺开放映是在同年9月份。到1990年底的时候,共发行了397个拷贝,观众人数超过2亿,票房上亿元---当时的电影票价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钱的。
影片评价
《妈妈再爱我一次》是一部台湾苦情戏,在内地获得共鸣,这是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想到的。或许是因为母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还不像现在这样喧嚣,或许是因为它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 。(新华网评价)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轰动在上世纪80年代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内地的商业片高峰时期,都把港台作为自己借鉴的对象。台湾动作片不发达,但它的悲情片符合中国人的心态,代表了内地观众的观影情结。《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相类似的悲情题材都引起了轰动,这暗示了中国内地的观众和台湾观众在心态和情结上比较接近,它们的成功也提醒了我们要往市场化的方向运作电影就要考虑观众,尤其是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 。(红歌会网评价)
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特别煽情。"小强"和"母亲"的扮演者都不是很美,煽的也不是爱情而是亲情,电影也叙事平淡没有任何花里胡哨,但它符合当时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因为在它之前观众看了太多动作片,需要调剂一下口味,这种伦理悲情剧刚好满足了观众的需要。其实发行部门和宣传部门都没有把这部小制作的电影当回事,它完全是靠观众的口碑来宣传的,另外,它的主题曲在片中出现了四五次,街上小孩都会唱,这也是间接地为这个电影做了宣传 。(《半岛晨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