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仪
2022-06-25 13:58:52 百科资料
奠仪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diàn yí,释义指用于祭奠的金钱和礼品。
- 中文名称 奠仪
- 地理标志 全国
- 批准时间 1258年
- 释义 用于祭奠的金钱和礼品
- 注音 ㄉㄧㄢˋ ㄧˊ
解释
用于祭奠的金钱和礼品。客人的金钱和礼品由外柜收银员接纳入账,随后由支宾领着去灵棚吊唁。客人根据与死者关系远近,行五叩礼、七叩礼或九叩大礼。
出处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丁讽久居》:"一旦,有妄传讽死者,京师诸公竞致奠仪,纸酒塞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又命使者赍香帛奠仪,入川致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祭。"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与诸弟书》:"余拟送奠仪,多则五十,少则四十"。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八都禁送奠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