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头尾灯

2022-06-28 05:59:53 百科资料

 头尾灯,又名电灯鱼。原产地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体长4~5厘米。体长而侧扁,头短,腹圆。两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块金黄色斑,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黄色和红色的色彩。鱼在游动的过程中,由于光线的关系,头部和尾部的色斑亮点时隐时现,宛若密林深处的荧火虫,闪闪发光。

  • 中文名 眼点半线脂鲤
  •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 亚    目 脂鲤亚目
  • 英文名称 Head&tail lighttetra
  • 门 脊索动物门

基本资料

头尾灯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鲫鱼纲

  目

  脂鲤目

  科

  脂鲤科

  繁殖方式

  卵生

形态特征

  头尾灯鱼体型呈侧扁,头钝圆,呈纺锤形,仔细观察头尾灯的各个鳍都是透明的。臀鳍相对较长,前段三角形,然后向后变短。身体两侧中部各有一条钴蓝色的条纹,非常好看,当然,最显著的看点还是在眼缘处和尾柄部位有一大块金色的斑点,尾柄处的金色斑点下方是一个深黑色的色斑,将金色的斑点衬托的更加显著,如果配上灯光的折射,可以看到金属的光亮。游动时由于光线和视角的原因,头部和尾部的两个斑点时隐时现,在草缸中犹如密林之中的萤火虫,又如汽车首尾的灯光。

  头尾灯体长4至6厘米,侧扁呈宽纺锤形,体色银灰至棕灰色,眼轮上半部红色,尾柄末端有一大黑斑,其上有一亮黄色斑点,似与头部红眼圈相呼应,故曰头尾灯。鳃盖后方有两道不甚明显的粗短横纹排列在一起,分别呈黄色及黑色。各鱼鳍透明,背鳍、臀鳍及腹鳍鳍尖呈银白色。

生活习性

  性情温和,身体娇小,喜群聚游动。可饲养,对水质要求不严。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喜在水族箱中层活动、觅食。

头尾灯

  亲鱼性成熟年龄为9个月。雄鱼体色较深,臀鳍中部有透明的横条,雌鱼则没有;雌鱼体比雄鱼宽而肥大,腹部浑圆。繁殖水温24~25℃,水质中性软水。在30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鱼缸底部铺放头发丝草,傍晚时放入亲鱼一对,第二天黎明就可产卵。产卵结束后将亲鱼捞出,第二天傍晚就能看到孵化出的仔鱼,三四天后仔鱼游动觅食,25天后仔鱼即发育为幼鱼。雌鱼每次产卵200~300粒,产卵间隔时间10天。

  头尾灯鱼性情温和,并且年龄越长越为胆大,活动方式十分稳重,常活动于水族箱中层,有时甚至静止不动。其体质强健,适应力较好,对水质要求不严,尤其伴养在水草缸中非常适宜。饲养水温20~26℃;最适水温25℃左右;pH 7.0;硬度9°dGH,本身为杂食性鱼类,接受各种虫饵及人工饲料。头尾灯鱼对小型鱼类的追逐不甚明显,是很好的混养鱼类。

种群分布

  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

头尾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