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失之毫厘

2022-07-11 05:58:15 百科资料

【近义词】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谬:差错。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中文名 失之毫厘
  • 【出处】 《礼记·经解》:
  • 【解释】 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
  • 【近义词】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解释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发音】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近义词】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出现于人教版八上语文课本第12课)

  意思:相差虽小,但是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谬:差错。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示例】

  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了! ◎闻一多《屈原问题》

  【语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谈“从菜篮子看形势”》:“站在自家门口只注意一面。会招致~的结果。”

  也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名言】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