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夫差矛

2022-07-11 10:09:41 百科资料

夫差矛于1983年十一月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的一座楚国贵族的墓葬中出土,是春秋末期吴国使用兵器。上面刻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口(矛)的错金铭文。此矛装饰华美,锋利无比,是春秋时期一件青铜珍品。值得注意的是以后各地多处出土有夫差矛,夫差矛并非吴王夫差专用武器,而是夫差时期所铸青铜矛。夫差矛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

  • 中文名称 夫差矛
  • 出土时间 1983年11月
  • 所属年代 春秋末期吴国
  • 出土地点 湖北省江陵县马山

简介

  夫差矛于1983年十一月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的一座楚国贵族的墓葬中出土,是春秋末期吴国使用兵器。上面刻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口(矛)的错金铭文。此矛装饰华美,锋利无比,是春秋时期一件青铜珍品。值得注意的是以后各地多处出土有夫差矛,夫差矛并非吴王夫差专用武器,而是夫差时期所铸青铜矛。夫差矛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

夫差矛

夫差矛

  规格:通长29.5、最宽处5.5厘米

夫差矛

  出土时间:1983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

  矛说明:

  矛身中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花纹;

  正面近骹处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矛"。骹的横断面椭圆形,平视骹口呈凹字形;

  正背两面各有一刻纹精细的兽纹鼻。矛刃锋利,并将脊部铸出血槽,以提高杀伤力。

  花纹风格与越王勾践剑类似。其铸造工艺之精,可与勾践剑媲美,为同类兵器所少见,亦属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吴王夫差剑过去在我国湖北、河南、山东均有出土,然吴王夫差矛则是首次发现。

夫差简介

  夫差(?-前473),春秋末吴国国君(前495-前473),名将。是吴王阖闾之子,阖闾为越王勾践打败伤死,他立志复父仇,终败越兵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使越降服。又开挖邗沟,北向败齐,在艾陵之战中全歼10万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获胜,但不听伍子胥之言,被越乘虚攻入都城。经笠泽之战(水名,在今苏州南,自太湖东至海,南与吴淞江平行)和对姑苏的长期围困,于公元前473年吴为越所灭,他向勾践求和未成,自杀,自杀前,以袂掩面,说:"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

胡军饰演吴王夫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