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太湖碧螺春

2022-07-08 13:45:19 百科资料

太湖碧螺春是一种中国传统名茶,由太湖洞庭山地区茶农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作为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太湖碧螺春产于江苏苏州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外形卷曲如螺,茸毫毕露,银绿隐翠,细嫩紧结,有许多与其他名茶不同的特点。冲泡后白云翻滚,雪花飞舞,香气清高持久,水色浅,味醇而淡,回味无穷。用温开水冲泡,仍能沉于杯底。如先放水后放茶,也照样下沉,叶底如雀舌,放香展叶,堪称名茶极品。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摘得嫩,三是拣得净。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碧螺春茶采摘时间较早,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 碧螺春妙制的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炒制时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 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着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 中文名称 太湖碧螺春
  • 产地 江苏苏州洞庭山
  • 级别 中国名茶

简介

  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 有关碧螺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康熙年间,当地人在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发现了一种野茶,便采下带回作饮料。有一年,因产量特多,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采茶姑娘都嚷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康熙认为"吓煞人香"这个名字不雅,便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沿用至今。

饮用方法

  品尝碧螺春颇有情趣及讲究:初步可归纳为八字诀"一洗、二看、三闻、四品":

  1、先将干净的玻璃杯或陶瓷杯(紫砂更佳)用80°C左右的开水冲洗杯体,再在杯内倒入半杯~3/4杯70~80°C左右的开水,再放入约2-3克碧螺春,茶叶会迅速下沉至杯底,紧接着滗去杯内1/2左右的茶水,此二道工序称为:洗杯,洗茶。而后往杯内倒至约3/4杯70~80°C左右的开水,即成一杯高级茗茶。

  2、观其形:茶在杯中,碧绿纤细的芽叶沉浮其中,汤色微黄,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

  3、闻其香:水气冒出淡淡自然的花果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肺。

  4、品茗:茶水入口味鲜醇,碧螺春茶的鲜爽茶味之中另有一种甜蜜的果味,使人百饮不厌,饮过后喉咙口有一丝丝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传说

  "碧螺春"是一种驰名中外的高级绿茶,以江苏苏州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出产的为最佳。每年"谷雨"前三、四天是采摘碧螺春的最好时节,因为这时茶树的嫩芽刚好伸出第一片嫩叶。上等的碧螺春,茶尖呈螺旋状,边缘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泡在杯中一小会儿,就舒展成完整的一芽一叶,汤色碧绿清爽,香气四溢,经久不散。碧螺春味道醇厚,却又不失淡雅和纯净,同时还有养气颐神的功效。要问碧螺春的来历,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隔水相望。东洞庭山象一柄玉如意似的,把那长长的把柄斜搭在太湖的北岸上。西洞庭山却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故事就发生在西洞庭山上。

  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个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姑娘,名叫碧螺。聪明俊秀的碧螺姑娘不但心地善良,而且生就一副清亮圆润的好嗓子。不管是打鱼的,还是种田的,只要听到她的歌声,就会忘掉疲劳,忘掉手中正在于着的活儿。远近一带的人们可喜欢她了,因为她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她和西洞庭山的人们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可是有宁年初春,太湖中突然出现了一条凶狠残暴的恶龙,他要太湖人民在西洞庭山上为他盖一座大庙。他要太湖人民天天烧香,月月摆供,每年献上一对童女童男供他奴役。还要碧螺姑娘作他的夫人。太湖的人们拒绝了恶龙的无理要求,而且把碧螺姑娘藏了起来。恶龙恼羞成怒。白天,就在湖中掀起滔天巨浪,把下湖的渔船全部打个粉碎。晚上,就驾起狂风,摧毁西洞庭山的庄稼、树木和房屋,闹得整个太湖日夜不得安宁。

  恶龙危害人民的事,惹恼了东洞庭山一个名叫阿祥的小伙子。阿祥这小伙子自小打鱼为生,他不但武艺高强,还能潜入水中七天七夜不上岸来。而且,他的心肠也特别好,他见义勇为,把救贫济困、铲恶除暴,看作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而深得远近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阿祥非常喜欢碧螺姑娘。白天下湖打鱼回来,不管绕多远,也不管有多累,他总要到西洞庭山停留一会,好听听她的美妙歌声。如果碰巧能见到姑娘一眼,他就更加心满意足了。阿祥从来不敢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更不敢告诉碧螺姑娘,他怕姑娘知道后,生他的气,从此再也不理他,那他就再也听不到她那动人的歌声了。现在,恶龙扬言要荡平西洞庭山,把碧螺姑娘抢走,阿样气得牙都咬碎了,他决心同恶龙决一死战,保护西洞庭山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那个美丽的碧螺姑娘。

  一个没有月光的晚上,大地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阿祥趁着夜色,操起一把大鱼叉,悄悄地从水中潜游到西洞庭山。

  这时,恶龙正在岛上掀房拔树,行凶作恶。阿样乘恶龙没有防备,一步蹿上前去,用尽全身力气,"嗖"地一声,把手中的渔叉猛地刺进恶龙的脊梁。恶龙感到脊梁上一阵剧痛,想要腾空飞起,可是还没直起腰,就"噗通"一声倒在地上。它挣扎下,在地上一滚,就又抬起脖子,张着血盆大口,露出两排毒牙,恶狠狠地向阿祥猛扑过来。阿祥也不示弱,他沉住气,高举渔叉,勇猛地迎了过去。于是,阿祥和恶龙展开了一场恶战,从山上扑打进水里,又从水里扑打到湖岸,一直搏斗了七天七夜。恶龙的爪子抬不起来了,阿祥的渔叉也举不动了。恶龙躺在近岸的水底下,血从他身上一股一股地喷了出来,喷出水面老高老高才撒落下来,象一朵朵暗红的毒蘑菇似的。阿祥静静地躺在山坡上,殷红的鲜血从他身上的伤口处慢慢地向山下流去。奇怪得很,那些被恶龙掀翻的树根、折倒的树杆、扫断的树枝,当阿祥的鲜血从它们旁边流过后,就又都复活,重新长出嫩绿嫩绿的芽苞来。

  人们纷纷跑来,他们满腔愤怒地把恶龙砍成碎块,剁成肉酱,又怀着无限感激和崇敬的心情,把阿祥抬回家去,小心地洗净了他的伤口,敷上了草药。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阿祥的身体始终不见好转,有时还大口大口地吐血,他躺在床上只能说话,连身子都翻动不了,饭也吃得很少。美丽的碧螺姑娘天天都来看望他,亲手给他治伤换药。这样,阿祥天天都能看到碧螺姑娘,同她说话,心里感到无限的欣慰。

  四乡的人们知道是阿祥为他们除了大害,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纷纷带了贵重药品和各种礼物来看望他。阿祥满怀深情地说:"感谢乡亲们的盛情好意。我已经活不了多久了,你们把这些东西都送给碧螺姑娘吧。在我活着的时候,只要她天天唱歌给我听,我就是死了,也心满意足了。"接着,阿祥又把自己从前每天绕路来西洞庭山听姑娘唱歌的事,也都告诉了大家。

  人们把阿祥的话统统告诉了碧螺姑娘。碧螺姑娘知道被大家尊敬的阿祥是那样深深地爱着自己感动极了,她请大家把阿祥抬到自己住的山头上去,决心亲手治好阿祥的伤,让阿祥尽快地恢复健康。

  可是,所有的药物在阿祥身上都不见效,只有姑娘的歌声,才能使阿祥的脸上泛出欣慰的笑容。每当阿祥闭上眼睛,以为自己已经死去的时候,一听到姑娘的歌声,就又苏醒过来。乡亲们认为阿祥再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都非常痛心。姑娘更是着急,发狂似地到处寻找草药。

  有一天,碧螺姑娘寻找草药,又来到了阿祥同恶龙搏斗流血的地方。她发现这儿有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应该把这棵茶树移栽到山顶上去,好让后人都知道,曾经有个叫阿祥的小伙子,为了人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和恶龙搏斗了七天七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碧螺姑娘把小茶树移栽到山顶上时,"惊蛰"刚过,天气还很冷,但是,小树却长出好多芽苞,生意盎然。姑娘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把所有的芽苞用嘴一个一个含一遍,给芽苞增加一点热气,抵御清晨的寒冷,好让芽苞快快长大。"春分"过去,"清明"过去,离"谷雨"没有几天了。这时,小树上的芽苞越长越大,开始伸出了嫩芽。碧螺姑娘自言自语地说:"这树上的嫩芽,全是我天天用会唱歌的嘴含过的。现在,我还要用会唱歌的嘴把这树上的嫩芽含下来,泡点茶给阿祥喝。"于是,姑娘就用嘴含下一些嫩芽来,泡在碗里,送到阿祥面前。

  说来也真奇怪!这茶刚碰到阿祥的嘴边,一股醇正而清爽的香气就从阿祥的鼻孔一直钻到心里。阿祥的精神陡然一振,一口气把这碗茶全喝光了,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渗透了他的全身。他抬抬手,伸伸腿,连自己都不太相信地说:"好怪啊,我简直能坐起来了!碧螺姑娘,你在哪儿采的妙药,真是比仙丹还灵啊!"姑娘见他说话这么有精神,快活得心都要迸出来了,眼睛里滚动着亮晶晶的泪花,兴奋地说:"你快躺着别动,这药有的是,我再给你来去。"

  从此,碧螺姑娘每天把小树上的嫩芽含下来,一边唱歌,一边把嫩芽放在手中轻轻地搓揉着,烘干,泡上,送到阿祥跟前。

  阿祥喝了这茶以后,居然渐渐地恢复了元气,身体比以前更结实了。

  谁知碧螺姑娘的面容,却从此一天天憔悴下去--原来,姑娘的元气都凝聚在那棵小树的嫩芽上了;嫩芽泡成茶被阿祥吃了以后,姑娘的元气就再也不能恢复了。没多少日子,美丽的碧螺姑娘,就带着她那安详的微笑离开了人间!阿祥悲痛欲绝,和乡亲们一齐把姑娘埋在山峰上。阿祥自己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阿祥还是象原先那么年青--阿祥已经长生不老了。

  后来,人们把葬着碧螺姑娘的那个山峰叫做"缥渺峰"。每年快到谷雨时节,许多采茶姑娘都到这儿来,采下那棵小树上的嫩芽,把嫩芽制成茶叶。还给这种名贵的茶叶取名叫"碧螺春"。

采制特点

  太湖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外形卷曲如螺,茸毫毕露,银绿隐翠,有许多与其他名茶不同的特点。冲泡后白云翻滚,雪花飞舞,香气清高持久,回味无穷。用温开水冲泡,仍能沉于杯底。如先放水后放茶,也照样下沉,放香展叶,堪称名茶极品。

  太湖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摘得嫩,三是拣得净。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 太湖碧螺春妙制的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功效作用

碧螺春的功效

  碧螺春是绿茶,因此绿茶的一般功效它都具有:

  一、美国科研人员指出:人们在进食高脂肪饮食后,血管会出现硬化现象,如果同时或在食后饮用绿茶,可使血管软化,使血液流量改善。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儿茶素,可改善血液流动作用,在防止肥胖、脑中风和心脏病中有一定效用。

  二、一般绿茶的嫩芽,含茶氨酸较丰富,适应于冷开水浸泡半小时左右使其茶氨酸溶出,常服对防肥胖、脑中风和心脏病效果满意。

  三、绿茶的老叶,采摘在生长后期,日晒时间长,价格也低廉,含儿茶素较多些,而儿茶素溶出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多,适宜开水冲泡饮服。儿茶素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对癌症防治有益。日本蔬菜茶业研究所研究证实,绿茶不但防止癌细胞的生成与增殖,还有一些抑制癌细胞转移的效应。

  四、碧螺春除兼具龙井茶之功效外,其提神健胃优于龙井,对上呼吸道传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

碧螺春的作用

  碧螺春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