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天理昭彰

2022-07-04 18:10:03 百科资料

天理昭彰,汉语成语,拼音是tiān lǐ zhāo zhāng,释义: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指上天能主持公道,惩恶劝善,报应分明。

  • 中文名称 天理昭彰
  • 拼音 tiān lǐ zhāo zhāng
  • 注音 ㄊㄧㄢ ㄌㄧˇ ㄓㄠ ㄓㄤ
  • 出处 《冯玉兰》
  • 释义 上天主持公道,惩恶劝善报应分明

释义

  道德公理彰显,报应分明。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把舌头一伸,合掌对天道:"如此说来,天理昭彰,好怕人也。"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今司马受戮,天理昭彰。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要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理昭彰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一百三回:这可就是天理昭彰,自害自身了。

  清 石玉昆 《三侠五义》第三回:只听得孟老说道:" 天理昭彰,循环报应,老天爷看得真切,是再不得错的,二位不知,这金龙寺自老和尚死后,留下这两个徒弟,无法无天,时常伤害人命,劫掠妇女。他比杀人放火的强盗还狠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