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天明

2022-07-12 00:42:59 百科资料

天明,汉语词汇。拼音:tiān míng。释义:1、犹天命;天道。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

  • 中文名称 天明
  • 拼音 tiān míng
  • 解释1. 犹天命;天道。
  • 解释2. 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
  • 注音 ㄊㄧㄢ ㄇㄧㄥˊ

释义

  1、犹天命;天道。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4、谓天赋智慧。5、尊称帝王。

  6、天亮。7、又, 天明,通天萌(音盟meng)。 明通萌(蒙)。古音明、萌皆属明母,阳部,古通假。

  天明,当为天蒙(萌),即天色昏暗。明,应读蒙(meng)音,非读明(ming)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胡天雄《素问补识》云:"时贤郭霭春氏《素问校注语译》云:'天明与不明的两个明字义异。天明之明与萌通,萌又与蒙通,见《易·蒙》郑注。天明即天蒙,有阴霾晦塞之义,与上清净光明正对,是喻人之真气健运,则形体充实;如真气滞碍,则虚邪为害。'天雄按:此节之前主要说的是怎样顺应四时以调养神气,此节之后说的是逆四时将会产生的病变,前后文理一气贯通,不应于二者之间,突然冒出此节文字,将其隔断,必是它篇错简于此。黄氏《悬解》将其移至《生气通天论》'皆通乎天气'句后,令人读之怡然理顺,但是文中'天明则日月不明'句,仍然难以理解,各家虽有注释,总觉牵强,郭说颇有新意。"

  高校教参程士德主编第二版《内经》云:"天明:'明'通'萌','萌'用同'蒙',蒙,暗也。则'天明'即天气昏暗。"

出处

  《书·大诰》等

例句

  1.犹天命;天道。

  ①《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②《左传·哀公二年》:" 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 孔颖达疏:"下事上,臣事君,法则天之明道;臣不事君是反易天之明道。"

  ③《墨子·尚同下》:"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孙诒让间诂:" 王云:天明,天之明道也。"

  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

  ①《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 郑玄注:"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画成物之象。王画日月,象天明也。"

  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孔颖达疏:"六亲,父为尊严;众星,北辰为长。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北极,是其象天明也。"

  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

  ①《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托於天智以思虑。"

  ②章炳麟《訄书·原变》:"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夭阏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豦蜼。"

  4、谓天赋智慧。

  明·方孝孺《慎思堂铭》:"孰艰孰危,孰困寒馁,孰为昏迷,汩其天明。"

  5、尊称帝王。

  ①《宋书·始安王休仁传》:"谨案刘休仁苞蓄祸迹,事蔽於天明,窜匿沉奸,情宣於民听。"

  ②唐·韩愈《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田侯摄事,奉我天明。"

  ③宋·王安石《改撰诗义序札子》:"昧冒天明,臣无任。"

  6、天亮

  ①唐·杜甫《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宋·欧阳修《鹎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

  ②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捱到天明时分,却来孟州府里告状。

  ③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吕布直杀到天明,方知是计;急与陈宫回徐州。

  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挨到天明,侧首一彪军冲出。

  ⑤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一夜天翻来覆去,何曾合得着眼,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呆呆的坐到天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