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耧斗菜

大花耧斗菜(Aquilegia glandulosa Fisch. ex Link.)属毛茛目,毛茛科植物,高20-40厘米,叶片轮廓三角形,苞片披针形至长圆形,花瓣瓣片蓝色或白色,近直立,圆状卵形,蓇葖长2-3厘米,顶端宿存花柱长6-7毫米。6-8月开花。
- 中文名 大花耧斗菜
- 学名 Aquilegia glandulosa Fisch. ex Link.
- 族 耧斗菜族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简介
大花耧斗菜在我国产于新疆,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
植物名称
种中文名:大花耧斗菜
种拉丁名:Aquilegia glandulosa Fisch. ex Link.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属中文名:耧斗菜属
属拉丁名:Aquilegia
形态特征
茎不分枝或在上部分枝,高20-40厘米,基部无毛,上部被短柔毛,无叶或只具1茎生叶。基生叶少数,通常为二回三出、偶一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三角形,宽约6.5厘米,小叶彼此邻接,圆倒卵形至扇形,长1.5-3厘米,浅裂,浅裂片有2-3枚圆齿,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被稀疏长柔毛或无毛;叶柄长6-16厘米。花大而美丽,直径6-9厘米,通常单一顶生或有时2-3朵组成花序;苞片披针形至长圆形,一至三浅裂;花梗长2-8厘米,密被伸展的白色柔毛;萼片蓝色,开展,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4.5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花瓣瓣片蓝色或白色,近直立,圆状卵形,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钝形或圆形,距短,长0.6-1.2厘米,末端强烈地弯曲成钩状;雄蕊长5-10毫米,花药长椭圆形,黑色;退化雄蕊白膜质,线形,长约8毫米;心皮8-10,密被开展的白色长柔毛。蓇葖长2-3厘米,顶端宿存花柱长6-7毫米。6-8月开花。
植物简介
国内分布:在我国产新疆。
国外分布: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
海 拔:1900-2700
命名来源:[Enum. Hort. Berol. 2: 84. 1822]
中国植物志:27:501
英文植物志:6:281
品种分类
科罗拉多(Colorado)F1代杂交种非常深的蓝紫色和纯白色花朵是耧斗菜属植物中前所未有的颜色。这种多用途的、栽培第一年即可开花的多年生花卉,花径长达60厘米,是良好的地栽切花品种。试种结果表明,“科罗拉多”紫白双色F1代杂交种在13—15厘米盆中可成功地进行促成栽培,用作春季礼品盆花销售。这种大花耧斗菜品种,室内观赏后能移植到室外生长。越冬能力强,每年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八音鸟Fl代杂交种系列是第一年即可开花的多年生植物品种,其开花无需春化处理。“八音鸟”大花耧斗菜比其它Fl代杂交耧斗菜品种(如“音乐”系列)更耐寒。促生栽培容易,花径10厘米,花色纯正不易褪色,在春末夏初格外引人注目。“八音鸟”系列包含多个品种,生长习性略有不同,株高从35至60厘米不等,适于盆栽和露地栽培。其中几个株高较高品种适于庭院切花用途。当夜温高于15℃时,“八音鸟”系列大花耧斗菜将不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