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病人

《大脖子病人》,出自刘元卿《贤奕编》,讲述陕西南岐水质不好,当地人喝了水都得了大脖子病,可是却不知道去医治,不知道自己丑陋的事。
- 作品名称 大脖子病人
- 作者 刘元卿
- 创作年代 明
- 作品出处 贤奕编
原文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zhé)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yǐng)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译文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甘甜,但是水质不好,凡是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一个人不得大脖子病的。每次一有其它地方的人来,就有小孩和妇女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些人,说:"那人的脖子真奇怪,细长得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是得了大脖子病,(你们)不找好药来去治你的病,反而认为我的脖子细。"笑着的(南岐)人说:"我们村里的人的脖子都是这样的,何必要去治它呢!"(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注释
本文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1.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2.其:那里的。
3. 辄:往往,总是
4.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5.小妇人:小孩与妇女
6.聚:围观,聚在一起
7.异:奇怪。
8.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9.不吾类:不像我们。类,类似、像。
10.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11.然:这样
12.丑:丑陋
13.异:奇怪
14.焉:为什么
启示
这则故事说明了长期的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2.用错误的标准来看待事物,往往会觉得正确的也是错误的。
(可以用成语南岐之见来形容。)
扩展练习
1.解释
①其_________②辄_________3及_________
4异_________5然_________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言中的大脖子南岐人语言、行为可以用成语_________来形容。
参考答案:
1.①那里的 ②就 3等到
4奇怪 5这样
2.①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
②(你们)不去求药治好你们的病,反而认为我脖子细。
3.封闭隔绝、孤陋寡闻会使人眼光短浅,盲目自大,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