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大肠杆菌噬菌体

2022-06-29 20:22:25 百科资料

大肠杆菌噬菌体,是指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一种噬菌体,属于细胞病毒的一种。它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就无法复制、生长。

  • 中文名称 大肠杆菌噬菌体
  • 外文名称 coliphage
  • 寄生体 大肠杆菌
  • 属性 细胞病毒
  • 类别 生物学名词

大肠杆菌噬菌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是指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一种噬菌体,属于细胞病毒的一种。噬菌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专一性,一种噬菌体只在一种细菌中生活,而不能在另一种细菌中生活,人噬菌体是一种大肠杆菌的温和噬菌体,它是遗传工程中极好的载体分子,就是担当把动物的基因搬运进大肠杆菌细胞的搬运工角色。

繁殖特点

  繁殖过程可以分为吸附、侵入、复制、合成与释放4步。

大肠杆菌噬菌体

  (1)吸附。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高度特异性地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位点,如细胞壁、鞭毛或纤毛。

  (2)侵入。将自身的遗传物质(DNA)注入宿主细胞内。

  (3)复制与合成。指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噬菌体DNA进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及酶等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装配合成新的噬菌体。

  (4)释放。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而使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大肠杆菌噬菌体并不会引起大肠杆菌所导致的一切病症

感染源

  大多数现有信息均关系到O157:H7血清型,因为从生物化学方面它容易与其它大肠杆菌菌株相区别。这一病菌的贮主看来主要是家畜和其它反刍动物,例如骆驼。它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例如未经烹调或烹煮不透的绞碎肉制品和原料奶向人类传播。受粪便污染的水和其它食物以及食物制备期间的交叉污染(与牛肉和其它肉制品、受污染的板面和厨房用具)也将导致感染。涉及O157:H7大肠杆菌暴发的食物包括未煎透的汉堡包、风干肠、未经高温消毒的新鲜苹果酒、酸奶、奶酪和牛奶。越来越多的暴发与食用水果和蔬菜(芽苗菜、生菜、凉拌卷心菜、色拉)有关,污染可能是由于种植或处理期间的某一阶段接触到家畜或野生动物的粪便。也从水源(池塘、溪水)、井和水槽中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并发现它们在粪便和水槽污垢中能够存活数月。有关于来自被污染的饮用水和游憩用水的水源性传播的报告。

传播途径

  人际接触是通过口粪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有报告不症状带菌者的情况,这些人没有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是能够感染其他人。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成人排泄物中存在大约一周或少于一周,但是在儿童中存在的时间更长。访问农场或其它公众可能直接接触耕畜的地方也被确定为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控制和预防方法

  预防感染需要在食品链的所有阶段采取控制措施,从农场的农业生产到加工、制造以及在商业机构和家庭环境中对食品的制作。现有的资料不足以为减少生畜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提出有关农场采取具体干预措施的建议。然而,国家级开展的风险评估已指出,通过各种减少绞碎牛肉风险的策略(例如筛检屠宰前动物以减少将大量病菌带入屠宰场)可减少病例的数量。良好的卫生屠宰规范能够减少粪便对屠体的污染,但是不能保证制品不带有出血性大肠杆菌。向屠宰厂工人和参与生肉生产的人进行食品处理卫生教育对于将微生物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至关重要。同样,预防牧场原料奶的污染实际上并不可能,但是应对牧场工人进行良好卫生规范原则方面的教育,以便将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消灭食品中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进行杀菌处理,例如加热(如烹煮或加热杀菌)或照射。一些国家实施一项政策,即如果发现生绞碎牛肉含有O157:H7大肠杆菌,则将被视为已被污染。

  对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同于为其它食源性疾病建议的措施(见下述基本食品卫生规范)。然而,对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必须加强一些措施,特别是由于它对诸如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重要性。由于很多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因接触游憩用水所致,对于避免这类水域和饮用水源遭动物粪便污染也很重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