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大熟地

2022-07-14 18:34:34 百科资料

大熟地是一种中药材,又名熟地黄、伏地等。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 中文名称 大熟地
  • 别名 熟地黄
  • 属性 中药材
  • 功效 补血滋阴

简介

  熟地,又名熟地黄、伏地、酒壶花、山烟、山白菜。

  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如六味地黄丸。补精益髓功效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禁忌: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

与生地区别

  生地与熟地的确都是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茎。如果将其晒干就成了生地,而将生地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使地黄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就成了熟地。生地味甘、苦寒,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如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的益胃汤、玉泉散含有生地。生地的常用剂量为10克~30克。该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者忌用。

  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其常用剂量为10克~30克。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虽然,生地和熟地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但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患者在使用时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