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白粉病
2022-06-29 04:36:17 百科资料

大叶黄杨易受白粉病危害的是嫩叶和新梢,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梢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渐变为白灰色毛毡状。严重时叶卷曲,枝梢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 中文名称 大叶黄杨白粉病
- 主要危害作物 大叶黄杨
- 主要为害部位 嫩叶、新梢
- 病状 叶面或叶背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
- 机理 影响光合作用,干扰正常新陈代谢
大叶黄杨白粉病
自幼苗到生长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黄杨叶片,也危害茎。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生长严重受影响。

病原及发病规律
引起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真菌属于子囊菌白粉菌目,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芽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从春季至秋季均可发病,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防治方法
改善环境
1、注重改善大叶黄杨的生长环境,使之通风透光。
2、合理灌溉、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人工防治
1、清除植株上白色粉状物。可先用刷子对其刷扫,再用清水加适量洗衣粉冲洗。
2、剪除感病较重的病叶、病梢,并集中处理。
3、对普遍感病,且株龄较老者,可结合更新复壮对植株进行修剪防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