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2022-07-05 04:11:31 百科资料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下》。孟子说:"如赤子般心地纯一无伪的人是大人。"一说:"国君视民,当如赤子,不失其民心。"

  • 作品名称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 创作年代 战国
  • 作品出处 《孟子》
  • 文学体裁 语录体散文
  • 作者 孟子及其学生

作品原文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①之心者也。"

作品注释

  ①赤子:婴儿。

作品译文

  孟子说:"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作品读解

  老顽童么?

  当然不是。

  伟大的人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童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

  宰相肚里之所以能撑船,是因为他不斤斤计较于一得之利,一孔之见,而能够保全自然无伪的本色,永远以一种童心般的新奇 和纯真面对这个世界,生机蓬勃,以至于无的不知,无所不能。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大度。正是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伟大的人物与童心的相通之处。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

  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众人应对攘往,好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婴儿一样。

  老子的本意是宣扬归朴返真,淡泊宁静。不过,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与孟子这里的思想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归结起来说,真正伟大的人,倒不像我们一般小鸡肚肠的人那样想得复杂,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够保持一分童心,有时候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作品出处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