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胡枝子

多花胡枝子(学名: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是豆科、胡枝子属小灌木,高可达100厘米。根细长,枝有条棱,托叶线形,先端刺芒状;羽状复叶;小叶具柄,叶片倒卵形,宽倒卵形或长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梗细长,超出叶;花多数;小苞片卵形,先端急尖;花萼被柔毛,上部分离,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紫色,旗瓣椭圆形,翼瓣稍短,龙骨瓣长于旗瓣,荚果宽卵形,6-9月开花,9-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石质山坡。
多花胡枝子枝条细软,适口性良好,适于各种家畜。牛、羊、兔等均喜食,羊尤为喜食,调制成千草粉,是猪、鸡的好饲料,对于肥育的家畜,有较显著的增重效果。多花胡枝子的主根发达,是一种理想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侧根发达,着生大量根瘤,可以固氮,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多花胡枝子花期较长,花色艳丽,可以栽种在花坛绿地和园篱边缘兼作观赏植物。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多花胡枝子
- 拉丁学名 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
- 别名 白毛蒿花、米汤草、铁鞭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别名
铁鞭草、米汤草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60-100厘米;分枝有白色柔毛。小叶3,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0-25毫米,宽4-10毫米,先端微凹,有短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约7毫米;托叶条形,长约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梗无关节;无瓣花簇生叶腋,无花梗;小苞片与萼筒贴生,卵形;花萼宽钟状,萼齿5,披针形,疏生白色柔毛;花冠紫色,旗瓣长约8毫米,翼瓣略短,龙骨瓣长于旗瓣。荚果卵状菱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有柔毛。
来源
豆科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华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性味归经
涩,凉。
功能主治
消积散瘀。主治疳积。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资料来源
http://zhongyi.yiwangtong.com/index.asp
园林用途
多花胡枝子枝条披垂,花期较晚,淡雅秀丽,园林中常栽培观赏。它根系发达,有根瘤菌,宜做水土保持及防护林下层树种。花美丽,也可植于庭园观赏。植于庭院颇具野趣。也可做乔化花木和树状花木。也可作家畜饲料和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