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夔龙

2022-06-27 19:07:52 百科资料

《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

"夔,一足,踔而行"。(《六帖》)

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 中文名称 夔龙
  • 外文名称 Dragon
  • 出处 《山海经·大荒东经》
  • 朝代 商晚期和西周时期

引证解释

  1、相传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

  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夔龙立廊庙,扶持尧舜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伯嚭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夔龙,谁知你是蠹国鸱枭。"

  明 赵震元《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自非邀福,夔龙何克袭休,申甫经营意匠。"

  《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夔龙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 李婶娘 、 薛姨妈 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古器纹路

  夔者,见于《书·舜典》,《国语·鲁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诸典中,或为乐官,或为木石之怪,或为国名,又作地名。《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