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hoarsenss,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声嘶表示病变已累及声带,声嘶的程度各异,轻者为声音稍有变粗,音调变低,重者明显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声。
- 中文名 声音嘶哑
- 英文名称 hoarsenss
- 发病部位 口
- 相关疾病 急性咽炎、喉癌、喉部创伤、急性喉炎等
- 检查项目 间接喉镜检查、直接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喉功能检查、喉部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症状起因
(一)炎症性
1、急性炎症: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炎、毒性物质引起的上呼吸道炎、喉白喉、麻疹、猩红热等。
2、慢性炎症:慢性喉炎、萎缩性喉炎、声带小结、喉接触性溃疡、职业性喉病、喉结核、喉硬结病、喉霉菌病等。
(二)创伤
挫伤、爆炸伤、切割伤、穿通伤等。
(三)肿瘤
1、良性肿瘤:包括非真性肿瘤增生组织,如喉息肉、囊肿、黏膜肥厚、淀粉样变、息肉状血管瘤、乳头状瘤等。
2、恶性肿瘤:喉部恶性肿瘤以鳞癌最常见。
(四)瘫痪性
喉上神经瘫痪、单侧喉返神经瘫痪、双侧喉返神经瘫痪、杓间肌瘫痪、甲杓肌瘫痪、单侧环杓后肌瘫痪。
(五)癔病性
(六)其他
喉蹼、喉角化病、喉白斑病、环杓关节炎等。
常见疾病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炎、毒性物质引起的上呼吸道炎、喉白喉、麻疹、猩红热、慢性喉炎、萎缩性喉炎、声带小结、喉接触性溃疡、职业性喉病、喉结核、喉硬结病、喉霉菌病、喉息肉、囊肿、黏膜肥厚、淀粉样变、息肉状血管瘤、乳头状瘤、鳞癌、喉上神经瘫痪、单侧喉返神经瘫痪、双侧喉返神经瘫痪、杓间肌瘫痪、甲杓肌瘫痪、单侧环杓后肌瘫痪、喉蹼、喉角化病、喉白斑病、环杓关节炎等。
诊断
1、发病诱因
上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急性喉炎。用声过度可引起喉肌无力。精神创伤可引起癔病性失音。开放性肺结核可能引起喉结核。
2、起病的快慢
声嘶时间长一般多为慢性炎症,且时轻时重。突然发病应考虑颈段食管或上纵隔的疾患。
3、有无伴随症状
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喉鸣、喉痛、咳痰带血等。
鉴别诊断
(一)急性喉炎
最为常见,声嘶为主要症状。小儿急性喉炎较成人重,除声嘶外,并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急性充血,声带水肿并附有脓性分泌物,声带运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本病应与喉白喉和呼吸道异物鉴别。
(二)喉白喉
多继发于咽白喉。声嘶和干咳为喉白喉的首发症状,多见于儿童。起病初期,发音粗糙,逐渐加重,以致声嘶至完全失音。患者除有喉部症状外多有明显的中毒现象。喉镜检查,见黏膜红肿,表面盖有白色假膜。涂片及培养可确诊。
(三)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患者常诉咽喉干燥不适,晨起频咳,有黏稠分泌物。声调低沉、声质粗糙到沙、嘶哑不等,与炎症的轻重不尽一致。喉镜检查有3种不同的类型。
1、单纯型:喉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光滑、湿润,有小静脉扩张,发声时声门闭合差。
2、肥厚型:喉黏膜充血对称性肥厚,有限局性的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
3、萎缩型:黏膜干燥、萎缩、结痂。
肥厚型喉炎应与肿瘤鉴别,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四)喉结核
原发者少,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早期患者感喉内干燥不适或微痛,用声易疲劳或轻度声嘶,检查可见喉黏膜苍白,也有一侧声带充血者,晚期声嘶显著,检查喉黏膜有溃疡,常位于一侧声带或杓间区,溃疡表浅,边缘不整齐,有伪膜覆盖,X线胸部透视、胸大片、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五)声带小结
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亦称结节性声带炎,本病多见于女高音演员、小学教师、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发生部位主要在声带边缘的前、中3段的移行部,早期结节较软,后期变硬,小结多对称,大小相等,但也间有一侧较大,一侧较小,甚至仅一侧者,小结仅呈现小的局限性隆起,但不致于过度增大,病理表现为声带上皮局限性增厚和角化。
(六)声带息肉
多发生用声过度或发声不当或始于一次强烈的发声之后,局部损伤是主要因素,早期的声带息肉局限一侧声带前、中3处上面或下面的Reinke层,呈水肿变性,后期可呈现小黏液囊肿、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增生等,息肉基底多有蒂,但也有广泛基底者,声带息肉一般仅引起声嘶,其程度与息肉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七)声带乳头状瘤
病因未明,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或与性激素有关,儿童乳头状瘤有多发性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有自限趋势,成人乳头状瘤易发生癌变,乳头状瘤可发生在喉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声带前段为多,瘤体呈来花样或鸡冠花样。
(八)喉癌
喉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多见,按其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声门上、声门、声门下3型,声门型常位于声带的中段或前段,所以很早就有声嘶症状,喉镜检查,可见一侧声带充血,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隆起或乳头样增生,活检可证实,诊断比较容易,声门上及声门下型,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是声嘶,诊断较为困难。
(九)瘫痪性
1、喉上神经瘫痪:由于喉上神经司理喉黏膜的感觉,并支配环甲肌运动,因此一侧喉上神经瘫痪时,声带缺乏张力,发声时声弱易疲劳,声质粗糙,检査时患侧声带呈波纹状,随呼吸气流上下扑动。
2、单侧喉返神经瘫痪:发音嘶哑,易疲劳,常呈现破裂声,说话、咳嗽有漏气感,后期出现代偿,健侧出现内收超过中线靠拢患侧,发声好转。
3、双侧喉返神经瘫痪:突然发生两侧声带外展瘫痪则可引起急性喉阻塞,如系逐渐发病,患者可能适应而无呼吸困难,对发声的影响不大,如内收、外展均有瘫痪,则发声嘶哑无力,说话费力且不能持久,双侧声带居旁中位,松弛,边缘尚规则,易发生误吸,咳嗽排痰困难。
4、甲杓肌瘫痪:多属肌病性瘫痪,系由于甲杓肌过度疲劳所致,喉肌无力症的晚期出现神经末梢的萎缩,亦可列入此内,发音低沉而粗,易疲劳,声带运动内收及外展运动正常。发声时声门闭合正常,但膜间部出现棱形裂隙。
5、杓间肌瘫痪:杓间肌单独受损者很少见,常为两侧神经损害引起,见于喉的急、慢性炎症或妄用噪音之后,发音时,两侧声带闭合后,其后端有三角形裂隙。
6、单侧环杓后肌瘫痪:又称单侧声带正中位瘫痪,是一种最常见的声带瘫痪,主要是喉返神经末梢支的后支受损所致,自觉症状不明显,开始有暂时性的声嘶,代偿后症状全部消失,患侧声带固定正中位,随后,瘫痪肌肉失去肌张力,致使杓状软骨隆起,因杓会厌皱襞失去支撑作用,使患侧杓状软骨前移。
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首先注意喉内全貌,包括各部形态、颜色、表面情况和声门运动。除明确声带有无病变外,对其邻近的组织,特别是假声带、梨状窝等处要仔细观察。
2、直接喉镜检查:在间接喉镜检查咽喉部过度敏感或声门暴露不清时,可用此法或悬吊式直接喉镜法进行检查。
3、纤维喉镜检查:声嘶患者,如有张口困难,不能经口咽检查或经口咽检查不满意时,可用纤维喉镜通过鼻腔进行喉部检查。
4、喉功能检查:喉的发音功能很复杂,检查喉的功能方法也很多。如喉动态镜,喉部高速摄影和录像、录音,喉肌电图,声门图,声谱分析等对检查喉的解剖、喉肌功能和功能异常以及早期发现病变均有较大的价值。
5、喉部X线检查:可利用喉部X线平片、断层片、喉部造影以及CT检查,对喉异物、喉狭窄、喉外伤后软骨骨折的诊断很有价值,必要时用MRI对观察喉肿瘤的侵犯范围有帮助。
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因,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炎性疾病以抗炎为主,配合激素,局部可采取雾化吸入,封闭疗法,理疗、中药等,良性肿瘤拟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可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综合治疗,喉运动神经受损的病人除治疗原发灶外,可选择喉支架手术和喉神经肌肉手术,癔症性失声者可用暗示疗法及心理治疗。
日常护理
1、发现声嘶后嘱患者少说话,使声带得以休息。
2、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局部湿润,给予雾化吸入,口服B族维生素及激素治疗,以减轻水肿,营养神经,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