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墩饽饽

2022-07-15 07:48:21 百科资料

墩饽饽是北京颇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名点。墩饽饽味道甜润,质地松软且富有弹性,耐嚼有味。

  • 中文名称 墩饽饽
  • 类型 传统名点
  • 来自 北京
  • 叫法 面制点心

来源

  饽饽是北京人对面制点心等食品的一种叫法。有客人来家要摆饽饽招待,因此老北京糕点店也称饽饽铺。饽饽一词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中说:"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讹为磨磨。"波同饽音,可见饽饽在明代就有。清代以后的宫廷御膳房专门设有饽饽局,专为皇室做点心,北京城内的饽饽铺专营满族糕点。

做法

  原料:[面粉][碱面][白糖][糖桂花][老酵][花生油]

  掌故说明:

  制作方法:

  将老酵、白糖、碱面与凉水一起搅成稀糊状,再放入糖桂花搅匀,倒入面粉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饧10分钟;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取一块面团,用手反复按揉至面团光润时,搓成直径约一寸五分的圆条,刷上花生油,摘剂;用手将面按成中间略薄、周围稍厚的圆饼,放在饼铛上用微火烙至两面都呈微黄色后,放入烤炉中烤,直到圆饼暄起并呈白黄色时即成。

  墩饽饽颜色白黄,松软有弹性,味甜润。墩饽饽宜凉吃,所以烤熟后要晾凉,最好放在木箱中闷软,适于于老人食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