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塌陷

2022-06-28 21:14:01 百科资料

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与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 中文名 塌陷  
  • 拼音 tā xiàn
  • 注音  ㄊㄚ ㄒㄧㄢˋ

基本解释

  [cave in;fall in;subside;sink] 坍塌;沉陷。

  屋顶因积雪重压而塌陷。

引证解释

  指坍塌并沉陷。

  沙汀 《凶手》:"剩下的只有一片死寂,和那无数塌陷了的矿洞。"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在 火焰山 可不是好玩的……万一掉到塌陷区就得干瞪眼了。"

  地面塌陷的预防:虽然地面塌陷具有随机、突发的特点,有些防不胜防,但它的发生是有其内在和外部原因的。

原因

  地下排水管,污水管破裂,邻近建筑施工,大雨,大旱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地面塌陷。

  也有部分是人为地,例如:挖矿,抽水等。

措施

  针对塌陷的原因,事前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灾害的损失。这些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采取措施减少地表水的下渗 经过对北京西山塌陷区部分塌陷发生年份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50%左右的塌陷发生在雨季。

  2、合理采矿,预留保护煤柱 合理科学的采矿方案,可以防止或减少塌陷的发生,特别是小煤窑不能影响国矿的安全和开采规划。

  3、加强采空区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 地面塌陷的不断发生,另一方面原因是采空区上的工程勘察工作做的不够。

  4、防治结合,加强工程自身防护能力 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尽可能绕避最危险的地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