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堕崮山

2022-06-26 06:00:52 百科资料

堕崮山原名为大孤山,后人视其为从天而降,故改名为堕崮山,海拔395.9米。此山属于"山海经"中所述"列姑射日"中的一座。站在山顶,可清楚地看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景观,在全国所有的名山大川中,很难看到这一奇观。

  • 中文名称 堕崮山
  • 原名 大孤山
  • 海拔 395.9米
  • 景点 金鸡石、神仙洞、回銮台

名泉

  在堕崮之巅,常年被云雾笼罩,极顶之阴,两巨石之间,有一天然形成的小池,常年汇集甘露而储之,冬夏不枯,人称此池为"玉露天池",乃堕崮山的第一圣水;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大善人潘莲池公夜里做梦有仙人指点,告诉他在山阳桃源古洞旁有圣水可取,于是第二天潘莲池公前去挖掘,果然有一处泉水,清澈甘甜,此水便是堕崮山的第二圣水,现在这一圣水仍旧存在,清澈见底;金代承安戊午(1198年),道教嵛山派海上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真人,时常来堕崮山及山西麓万松岭三元宫、石埠山玉皇庙,讲经论道,后来真人根据仙童指引,在堕崮山上挖掘出了"人参泉、荷花泉、元宝泉、长寿泉"四大名泉。

堕崮山

  说来也奇,常饮人参泉的水可医百病;用荷花泉的水沐浴可医眼病及皮肤病;饮长寿泉的水可延年益寿;饮元宝泉之水更是财源广进。于是真人在山的北麓种植茶树,用甘甜的泉水泡制绿茶,以供游人品尝。

  过去每当霍乱病流行时,道士们即取人参泉水施与乡民,解救了大批病人,因此,取圣水来治病延年已成习俗。数百年来,每逢春暖花开之时,登山拜神,汲取圣水的人达数十万之多,岁岁如此,从未间断,就连远在百里之外的人们也是车拉人抬前来取水。

传奇典故

  当年二郎神在造山后返回天庭时,留下两面宝镜在堕崮山上,也就是今天山上的宝镜石,一面照天空,一面照人间。传说这面宝镜可辨人之善恶,故有些邪恶之人登上此山后不敢前去照镜。

  二郎神前行时,经过了堕崮山脚下的大单家村,又在村北的石硼上留下了一个脚印,并在此处留下两棵树种,经过数千年后,两棵仙种生长成今天枝繁叶茂的两棵欧果树,如今仍然傲然挺立。另一脚踏在宫家村北横山之上,两处脚印如今仍旧清晰可辩,被后人称为"神仙脚"。

旅游景点

  堕崮山的主要景点有:金鸡石、神仙洞、回銮台、人参泉、长寿泉、荷花泉、元宝泉、桃源古洞、铭崖石刻、宝镜石、金猴峰、玉露天池、庙宇等20多处。现在堕崮山上的古庙宇已重建恢复,每年农历4月15日为堕崮山庙会,每到这日,赶庙会的人有十几万。

  堕崮山,位于银滩旅游度假区北部,山势突兀,面海而立,远处观之,状如坐佛。这里峰奇谷幽、林峦深邃,长寿泉、圣泉、桃源洞等众多景点,处处充满灵异神奇,被称为海滨仙山。徐书信先生赋诗《登高》赞曰:"陌路悠悠云似袈,适逢秋叶送丹霞。敲松叩菊摩崖岭,堕崮山溪好泡茶。"山阳半腰处建有碧霞元君祠,为泰山圣母东海行宫,每年农历4月15日至18日4天山会,开展娱乐、交易、祭祀等活动,是领略胶东民俗的理想场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