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樾牌坊群

村、堂樾、槐塘、稠墅沿线四村是中国牌坊建筑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
- 中文名 堂樾牌坊群
- 重 建 1500年
- 始 建 元代
- 门票价格 80元(通票)
概况
村、堂樾、槐塘、稠墅沿线四村是中国牌坊建筑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郑村有一座石坊,叫“贞白里坊”。始建于元代,重建于1500年,坊上雕有“凤穿牡丹”和“双狮戏球”图案。郑村旁还有忠列祠坊、司农卿坊、直秘阁坊。此三坊并肩直立,皆为明代正德年间所制。从郑村向西北行1500米即到堂樾牌坊群。这里保存有七座石坊,三座祠堂。从南宋开始,堂樾即是鲍氏一族聚居之处,几百年来鲍氏一族出了不少名人。如鲍象贸是明代末年两广总督、兵部侍郎;鲍淑芳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大盐商,后为盐运使,家资巨富。他曾率众捐银300万两修筑黄河堤,所做善事不计其数,所以朝迁为他建了“乐善好施坊”。堂樾的其他石坊都是孝道坊,每一座石坊都有一个传奇故事。石坊一旁还有祠堂,其中有一座女祠为全国罕见。从堂樾向北1000米是槐塘的“丞相状元坊“、”龙兴独对坊“,皆是建筑独特、雕刻优美,不可不看。

门票价格:80元(通票)
建筑特点
棠樾牌坊群结构布局都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给人以稳重感,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精心雕刻。牌坊群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四周没有构造物,远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显得格外突出。牌坊群位于棠樾村口,其周围的农田、树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环境(如古桥)等构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环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选址、建设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风格确混然一体。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
文物价值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俱有,是古徽州人伦理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现。而棠樾牌坊群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徽州石材建筑的珍品,每座牌坊都精心设计和施工。棠樾牌坊的建筑艺术,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所以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棠樾牌坊这些不仅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也留下了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财富。